返回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5章 樊城之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启禀陛下、太后。”

    太极殿上,五兵尚书大声宣读着前线的战报:

    “扬州战场,吴将诸葛恪率军在六安城下数日,围而不攻。”

    “吴将全琮率大军掘开芍陂之水,焚烧安城粮仓,掳掠我淮南地区的黎庶,情况危急!”

    “目前,扬州刺史郭淮现已率军从寿春出发,阻击吴军。”

    闻言,在场有不少对军事敏锐的大臣们,都嗅出此次吴军的战略意图。

    芍陂自春秋时期修建以来,一直是淮河流域重要的水利工程。

    魏国自武帝时起就在淮河流域大规模屯田,大兴水利,并多次修治芍陂灌溉稻田。

    故而,芍陂称作魏国淮南地区第一经济、军事重地也不为过。

    显然,吴军此举就是为了逼魏军主力前来决战。

    而在此时,王凌的手心捏着一把汗。

    新任扬州刺史郭淮是他力荐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迎来了他的第一场考验。

    尽管他对妹夫的军事才能有十足的信心,但如今吴军竟然一路北上到芍陂一带才受到阻击。

    这无疑是情报工作是疏漏,难免会被人诟病,而作为郭淮的荐主,他自己难辞其咎。

    王凌在心中飞快思索了一阵,抢在被他人挑刺前,开口说道:

    “满太傅百密一疏啊,濡须—合肥防线经营得那般固若金汤,却被贼吴另辟蹊径,深入我扬州腹地百余里。”

    说完,他看向司马懿:“仲达公,你怎么看?”

    司马懿神色泰然,古井无波,他向着王凌拱了拱手,之后看向玉阶上的皇帝和太后:

    “依老臣之见,此役吴军一改常态,不仅是战场的选择还是出兵的时机都与以往不同。”

    “以往吴军都会选择在秋季水位高涨时犯境,而今却是在四月的枯水期。”

    “在此时节,我淮南正值休战期,扬州多有士兵休假、或派遣外出,所以才让吴军趁机而入。”

    “所以,这事怪不得任何人。”

    司马懿巧妙地帮王凌解了围,后者点点头赶忙说道:

    “仲达公所言极是,当务之急应当对战况做出一定预判,好决定下一步如何应对。”

    司马懿道:“此次扬州的主战场在芍陂,可以预见的是,这定是一场硬仗。”

    “但满太傅在扬州多年,身经百战,即便是让吴军抢得了先机也不用太过惊慌。”

    “我以为,我等可等扬州的军报陆续传来后再行商议。”

    “这倒也行。”王凌自知司马懿所言在理,他也不好反驳什么。

    他曾经虽与满宠不和,但不得不承认对方卓越的军事能力。

    这时,大殿内再次响起司马懿的声音。

    “扬州战场目前可先观望着,然而荆州战场的情况却是刻不容缓了。”

    话音落下,五兵尚书心领神会,迅速出列。

    “樊城守将乙修上表,称吴将朱然率五万大军围攻樊城,另外诸葛瑾率军一万进攻祖中。”

    言罢,群臣哗然。

    以前吴军不是没有双线出兵过,但荆州战场始终是派出偏师,并不能造成什么实际威胁。

    然而此番朱然竟然有五万兵!

    还用迅雷般的速度将樊城围困?

    “彦云公。”

    在群臣的交谈声下,司马懿看向王凌:

    “吴军此番颇有声东击西的态势,我本以为东线的全琮是吴军的主力,没想到南线的朱然竟有围城之兵。”

    “何况那朱然是一员实打实的宿将,若是我等

第295章 樊城之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