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5章 樊城之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不理,荆州危矣。”

    司马懿的话群臣都能听得见,话音落下后,殿内又一次陷入激烈的讨论。

    很快就有大臣说道:

    “司马公,贼吴远来围困樊城,不可能很快攻陷城池....如果他们在城下受到挫折,就会自行撤退,不必劳师动众去支援樊城。”

    “是啊。”有人跟着附和,“哪怕是孙权亲征也无法撼动一座合肥小城,何况是樊城呢?”

    群臣本以为这话题就会到此结束,谁知司马懿却是一改常态,严词反驳:

    “诸公此言差矣!”

    “边境城池受到贼寇侵犯而众卿却安坐在朝堂之上,这是何道理!”

    “边境一旦不安定,百姓就会心生疑惑,此乃国家之忧患!”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被怼的那几人瞬间哑口无言。

    而这时,又有一道声音响起。

    “镇南将军在做什么?”

    说话的是司徒卫臻,他的语气平静,只是就事论事,没有问罪的意思。

    负责此事的五兵尚书马上回道:

    “回禀司徒,镇南将军(夏侯儒)从宛城出发,率军进驻邓塞。”

    为了能让群臣都能听明白,他又顺带解释道:

    “邓塞距离樊城二十余里,据报,镇南将军到后并未与吴军交战,只是大张旗鼓的频繁徘徊在距离朱然军队六、七里的地方。”

    “这是何意?”

    当即就有大臣提出质疑,并在心里悄悄嘲讽。

    夏侯儒身为南线大都督,竟如此软弱?

    还有这操作是在做什么,远程助威,给樊城守军维持士气?

    五兵尚书又说道:“荆州刺史乐将军似乎也和镇南将军合兵一处。”

    “这么说,他二人谁都没有去救樊城?”卫臻眉头一皱,觉得如今的情况真如司马懿所言的那般危急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起夏侯儒、乐綝两人的选择。

    言语虽不激烈,但无不表示着嘲讽二人懦弱、无能之意。

    属实是仗着大将军不在,肆无忌惮了。

    “诸公不要人云亦云!”卫将军秦朗听不下去了,大声说道:

    “荆州向来不是我军的防御重点,兵力本就没有扬州多。”

    “何况还要派出部分军士防守蜀国,能调往襄阳的兵力能有几何?”

    “我倒是认为镇南将军他们的选择没有错,难不成在兵力严重劣势的情况下,贸然交战吗?”

    此言一出,现场平静了不少。

    其实在历史上,这时的荆州刺史还是胡质。

    胡质经验老道,率轻装部队救援樊城,虽然兵力依旧劣势,但他大胆地采取骚扰战术,主动与吴军交战。

    目的,正是为了维持樊城守军的信心,避免其士气崩溃。

    如今的乐綝无论是资历还是经验,显然要比胡质差不少。

    所以他选择跟夏侯儒合兵,听其调令,无可厚非。

    但这种“怯战”的选择受到诟病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无论秦朗如何辩驳,也改变不了人们心中的看法。

    正在此时,司马懿看了一眼秦朗,接着朝着玉阶上拱手道:

    “卫将军所言极是,依老臣之见,应当立刻派中军前往救援樊城。”

    话音落下,目睹群臣激烈辩论了一整场,始终插不上话的天子曹芳终于开口:

    “那..那太尉公以为该派何人领军前往?”

    司马懿上前一步,主动请缨:“老臣愿往。”喜欢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295章 樊城之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