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懂不懂得陆成安者,得天下的硬道理?[1/2页]
面对成王想要入主东瀛岛,取得【石见银山】的独占权。
陆成安没办法评价这件事情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因为整个东瀛岛的价值,就是金银矿资源比较丰富,即便是在近代,这些金矿、银矿的开采量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但是,之前也说过了,东瀛其他资源非常的匮乏,比较主要的能源大多都没有,本土人非常需求的棉花,也全部依赖向中国进口。
还有各种危险的自然灾害。
用后世人的角度,这地方就是一块烂地。
你把它当成一座开采物资的金矿、银矿区,用完了就丢,那还行。
可要是想长期在东瀛岛上发展,到后面就是一个无底洞,坑中之坑。
而且就目前东瀛岛的发展来看,金银放在这里,都属于是白瞎了。
你再有钱,没有可换取的资源,那也是一堆废铁。
在末世里面,会有人把金银财宝放的很重吗?
食物远比这些东西要贵重的多。
如果不是旁边有个大晟王朝,东瀛岛上的金银只在内部消化的话,就这会儿东瀛的发展状况,是构不成良性循环的。
换句话说,成王很需要东瀛岛上的银矿、金矿,她把这些财物带回大晟王朝,是能够加强经济的流动性。
所以在陆成安的眼里,成王单纯只是抢夺这块土地上的资源,那将会是件好事,长期在东瀛岛上发展,企图在东瀛岛建造自己的第二大晟王朝,就可能会从好事变成一桩坏事。
太落后了,想吸大晟王朝的血,把这个地方给吸起来,那可比发展大宁府还要困难。
而且陆成安还是从国家角度出发的,多少次历史都证明了大部分的东瀛人是喂不饱的白眼狼。
因此,真要抢夺【石见银矿】,还是要把这个事情做得更绝一些比较好。
比如说——单纯来这里掠夺各类的资源。
至少在没有完全占领东瀛岛之前,陆成安不推荐成王在石见国搬运银矿的同时去种地,给东瀛岛被动地实现一次科技上的大进步。
陆成安的建议刚刚提案结束。
成王这边已经趁着夜色封锁了整个石见国通往外界的路线。
【抵达石见国的第四天,成王暴起出手,在船上驻扎的诸多士卒听从吩咐,提前部署了进攻的路线,三个时辰内,拿下石见国数个重要的营口。】
【大内护没有预料到前脚还在和气生财,做着生意之事的大晟人会突然下手。】
【他连忙寻找领地内的精英武士试图抵抗,但面对成王准备充分,训练有素的大成御仪队,大内护的精锐武士几乎没有什么抵抗能力。】
【触发战场效果——闪击。(最快时间内进行闪电般地出击。)】
【根据提前准备找到的情报,使得你们很快就找到了石见国地区的防守弱点。】
【识破!击穿——】
【大晟王朝的协作战术领先于石见国的协同战术。】
【他们形成可以互相合作,后续火力能够无间断射箭输出的阵型,以完全优胜的形态出击。】
【反观石见国依旧沿用古老的战术,而在两军对垒之际,石见国的武士贵族单骑出阵,向着大晟王朝的士兵们进行挑战,在他的嘴里高声喊着自己显赫的家世和自己的官职姓名,妄图让对方也出来一个贵族武士迎战。】
【只可惜大晟王朝的将士们根本听不懂对方所说的语言,只是机械化地抬手,射箭,从箭袋取箭再次射箭。】
【石见国的弓箭射程远远低于大晟王朝的弓箭射程,双方差了接近一半的射程,这让大晟王朝轻易地就能从正面战场覆盖火力。】
【情报上的巨大差距,战力上的高低差异,以及战术上不在一个层次的对抗,这让成王的部众全面获胜。】
【触发战场决策——突袭。(突然发动攻击。)】
【触发策略效果——背刺盟军。(大内护的护卫队猝不及防,石见国没能及时防备。)】
【警告!】
【由于你没有按照正常的规矩出手,属于恶意发起战争,没有使用任何‘师出有名’的正当理由,这让你的道德下降10点,而当你的道德值低于0点时,本次模拟推演,你将永久失去人物的控制权。】
小八这下是切菜切开心了。
她还生怕自己这次出手会失误,故意给自己叠满了所有的有利条件。
在对战阶段,除了地利是劣势以外,小八累积了全部的优势条件再出手的。
为了提升全军士气,成王告诉了自己的私军部众,只要打下石见国,每人赏银十两,获首功者赏银千两。
在赏金这方面,小八还是能说到做到的,信誉很高,这个悬赏令下去,大成御仪队的战斗力是直线飙升的。
打下这个石见国,可谓是不费吹飞之力,甚至可以说赢得很轻松。
但是成王也看到了最后一个提示。
顾虑了几秒钟,她就不去想了,这个金色品质的银矿资源,对她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付出10点道德的代价,无伤换到这样一个资源区,并不是什么赔本买卖。
只是下次,她得注意一下,碰到什么事情,都先要找好一个开战的理由,弄个师出有名的旗号,不然又得凭空掉道德了。
讲道理,这个模拟消息有点不合理。
道德这东西是一个泛值,怎么可能会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而降低评分?
整个大晟皇室,谁不知道我小八的人品是出了名的好,绝对的肱股之臣。
这些东瀛人,第一他们又不是大晟人,第二点,他们往年也常常恶意骚扰我大晟疆土。
如今攻守易形,我小八打上门,算是报复回去了,何错之有?
成王心里那是有上万个反驳的理由,振振有词。
而想到这里,成王最终还是尝试进行补救措施。
能少掉点道德,最好还是少掉点道德,这不能完全不当一回事啊!
【你请教陆成安,希望他能出手写一份声明此事的檄文。】
【陆成安叹了一口气,当夜就帮你书写了一段檄文。】
【此次,我大晟王朝依旧抱着友好的态度前来建交。】
【我方出示了五千担生丝作为交易的货物与石见国的大名大内护进行交易,结果在交易的当天,大内护却没有交齐整个交易应该给出的白银,这让主管此次贸易的成王愤怒异常。】
【再经过我军的斥候观察,发现石见国到处都有士兵巡逻、监视的情况,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这种动向让我们深感不安,于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坚守大晟王朝应有的体面和大国颜面。】
【最终,我们决定率先‘防守反击’,制造了这次反制事态,但幸运的是,在这次行动中并没有额外伤及无辜。】
【我们事先声明,这次出手这是为了大晟王朝的利益而自保自守,或许双方的交手只是一次误会。】
【你恶意出手袭击石见国大名《大内护》的影响被大幅度下降了,陆成安为你书写的檄文在己方形成了较好的效果,原本需要下降10点道德的你,在陆成安的檄文出示给大内护以后,你的道德只需要下降2点。】
【所有大晟王朝的将士们都认为你的出手是正义之举,但大内护却出奇的愤怒,觉得你违背了交易的初衷。】
陆成安在檄文里说的一切内容都是真的,包括大内护没有及时付出全额的白银也是真的。
只是这个交易,是首领之间的交易,底下的人并不知情,仅仅知道双方是达成了交易。
而这次,的确是小八违约在先,也是成王做这事儿不厚道。
但是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如果单纯从立场角度来考虑,成王只要别做特别过火的事情,陆成安都是可以接受的。
这种资源战、贸易战。
政客之间‘出尔反尔’的事情多了去了。
而一个政客,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都该优先考虑到自己的国家,优先考虑到自己国家的公民。
何况小八作为君主的最低素质还是有的,没有为了独霸石见国内的银矿而进行血腥残酷的大屠杀。
【成王释放了石见银矿内的全部矿工,这些人很多都是被贵族鞭挞的贱民。】
【他们没有工钱,每天能吃饱饭,只是当地的贵族能为了让他们可以更加卖力地工作。】
【成王在石见国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远在大晟王朝的晋王,忽然看到隔着大洋之远的东瀛岛上,猛然之间多出了一个友军的图标。
而代表成王旗帜颜色的金黄色旗帜高高挂起在石见国。
【大晟王朝临时掌控了东瀛岛的石见地区。】
【同辉五年一月,成王扶持了与大内氏不对付的毛利氏,并立毛利家的家主毛利原为石见国新的守护。】
之前大内护就是石见地区的守护,是石见地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
但这会儿的东瀛正在一个大混战的状态中,突然死个守护也很正常,甚至有不少下属会偷偷背刺主公。
而以下克上这个说法也是从东瀛传过来的。
这个时期的东瀛,那是有很多小贵族靠着军事力量崛起推翻大贵族的案例。
石见地区,最出名的两个贵族,一个是大内氏,另一个就是毛利氏。
这两个姓氏都属于贵族行列。
因为在东瀛,草民是不配拥有姓氏的,拥有姓氏的都算是上等人了,直到1870年,接近现代的时候,东瀛颁布《平民苗字许可令》,这才让贱民拥有了自己的姓氏。
说句难听的,东瀛人的封建时代根本不能说是封建时代,纯纯的奴隶制度。
而另外一边,在陆成安的吐槽之余。
成王现在已经着手研究怎么去扶持傀儡,让自己成为实际掌权人。
这都属于是在开拓新的尝试了,在其他亲王的身上,目前还没有人敢像小八这样去‘胡乱’操作。
一个月下来,就有四、五万两银子到账了。
用上大晟王朝的开采技术,石见银矿如果是金色品质的储量,那么一年至少能产出两百万两的银子。
第434章 懂不懂得陆成安者,得天下的硬道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