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我弘承一朝天下无敌吖![1/2页]
成王可不知道她的那些姐姐们是怎么想的。
她正在遭受某种反噬。
因为本次模拟推演中,成王其实只往陆神这一脉投资了大量的资源,收益明显是很明显,但是有一个严峻的问题不得不面对。
那就是...
陆家人是真的短命。
这陆成安五十九岁就死了,陆谦己的寿命更短,刚打完了一个灭国之战,他就无缘无故暴亡。
成王原本打算陆成安死了以后,就投资陆谦己,让陆谦己延续陆成安的香火,狂用两代陆家人。
毕竟使用的效果非常好。
一直用,一直爽。
现在的话,陆家只剩下一个孙儿陆胜雄。
反倒是陆家的孤儿寡女,要她来照顾了。
在押宝上的倾注,使得成王损失惨重。
陆家人能管事的都去世了以后,成王其实是没有什么嫡系大臣的,而且她也不敢完全信任手下那些文臣。
为了支撑这个庞大帝国不倒下,成王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库争取资源。
【弘承十三年九月,你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虽然你个人的开支庞大,但你的开支并没有实际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在南方,由于温饱思欲的缘故,涌现出了大量娱乐性质产业,小说一类题材在弘承一朝兴起。】
【弘承十三年十月,陆成安在位期间,极力推崇教育,在商业发达了以后,不少有钱的地方豪族、从事商人的民户有了条件读书,这对世家统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弘承十三年十一月,为了让自己穿着方便,在大晟王朝的王侯阶级对生活的品质提高了。】
【弘承十三年十二月,优质的生活,使得大晟王朝的手工业再次迎来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渐渐使用编织的方法来生产袜子。】
【弘承十四年一月,大晟王朝诞生了一种全新款式的袜子,大家为此取名为‘裤袜’,这是一种通过手工制作,利用丝绸制成的袜子,它的特点是穿着舒适,暂时流行了大晟王朝的贵族之中。】
【很多男性权贵都开始对这种新兴的手工产生好奇,并且开始穿搭使用。】
【弘承十四年二月,南方地区因为开海通商的缘故,地区经济和建设持续上涨,北方边镇地区却只能和草原周边的游牧部落进行互市交易,赚取的利润浅薄,面对这种情况,弘承帝开启了‘丝绸之路’的策略。】
【弘承十四年三月,弘承帝为了推进北方地区的商业化,丝绸之路率先连接了蒙古帝国,再通过蒙古帝国作为一个贸易的交接点,向其他地区开始新的贸易活动。】
【弘承十四年四月,丝绸之路的策略发动,短期时间内陷入了大量耗费银两的工程之中。】
【弘承十四年五月,贵州地区出现了土司作乱,很快就被当地的豪族平定。】
【弘承十四年六月,海上出现了一支由正统的日本流浪武士组成的海盗,他们想要试图截断大晟王朝的商船来牟利,但是双方在航海科技上的巨大差异,导致大晟王朝的商船不仅将海盗的船撞沉,双方在短兵相接上,日本流浪武士也根本不是大晟王朝商人的对手。】
【“就凭你们,也配抢我们的船?!全都丢到海里去喂鱼!”】
小八嘴角微微一抽。
在你们这些流浪武士来之前,大晟王朝的海商们同样也是从事海寇行业的土匪,现在土匪转正规军了,你们这些不识相的也敢来抢?
吃一堑长一智。
好好挨顿毒打,以后看着大晟王朝的商队绕着走吧。
其实,要不是这帮商队给大晟王朝交税,小八是想自己组建一支以官军假冒海寇的队伍抢劫这些商船。
毕竟以前的皇家垄断海外贸易的。
这些人通通是来分银子的。
你说她能不气吗?
但想了想,她一个皇帝,这么做委实是太不要脸了。
只要对方不偷税不漏税,成王觉得自己还是能容忍一二的。
而这便是她小八的容人肚量!
放弃了打劫自家商队的念想,成王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
【弘承十四年七月,你在航海的路线上,标记了几个途径的国家作为你的交易中转站。】
【弘承十四年八月,在福建等地的茶商认为茶税过高,朝廷又不愿意减免赋税,一气之下在福建宣布起义,推翻暴政。】
【由于百姓生活较好,民意保持稳步上升的缘故,百姓们面对起义选择足不出户,使得起义军只有寥寥几千人,在福建总督的有效压制下,茶商起义很快就被压制下去了。】
【弘承十四年九月,福建总督上疏,认为福建遭受到了茶商起义,百废俱兴,当地很多茶田被破坏严重,希望朝廷能够为当地减免一年的赋税。】
【弘承帝将这个折子留中不发。】
成王冷笑一声,她又不是汉王那个软心肠的大姐,这里她不可能去减免赋税的。
她肯定不是贪财,舍不得这笔钱。
好吧。
就算可能有一部分贪财的缘故,可她小八也是防着底下有人跟她玩这种小手段。
因为这次茶商起义,她减免了当地人的赋税。
万一其他地方的人有样学样怎么样?就故意找个事情起义,然后当地官员将其镇压。
倘若两边是合作的关系呢?
官员平叛镇压,刷到政绩,青云直上,假装起义的人打一半自己投降了,朝廷抓了以后,镇压平叛的官员暗中给找个替死鬼,拿一些乞丐和那些为首的‘首恶’替换身份,然后自己再傻乎乎给当地减免赋税,不收税了。
这一来一去,不是给底下人疯狂偷吃的机会?
她在京城,又不在地方,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任何钻空子的可能性,成王都要做出防守姿态。
玩归玩,闹归闹,真影响到社稷江山的事情,成王还是挺严肃对待的。
就算是卖官鬻爵,那也是卖得最低品级的爵位,这东西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除了名声臭点,根本影响不到什么。
而且成王也是仔细看过宁王的嘉靖副本,只要保证几个核心思想不变,这江山塌倒起来还是挺难的。
主要是她这一朝手里特别有钱,就这一点,她便能杀死大部分的问题。
父皇会内忧外患,无外乎一点,那就是整个国家手上都没几个银子,上面穷,下面的百姓也穷,底下有那个民意,有造反的条件。
她小八这一朝,凭借陆成安留下来的余热,早期又是解决掉了长孙明、干掉了管彰、没了魏王。
在这种情况下,她唯一要担心的亡国可能性,那就是外敌入侵,对此成王做出了很深远的筹备。
这军权在她手上捏着,一直没落下来,陆谦己死了,她立刻调用了自己手上值得信任将领接替位置。
文人的放屁,她可以不理,武臣的兵权,成王是不可能将其丢掉,甚至于让兵权被文臣所架空。
然而现在仔细一看,成王担心的蒙古入侵,也不太现实。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蒙古人自个儿都有一个基本盘做老巢了,它现在又不是草原上的游子,这里去,那里来。
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太久的和平会让人荒废,蒙古人现在这个情况就相当于是守着花剌子模这块地方舒坦久了,大家都不用过那种刀尖舔血的苦日子了,那谁还乐意打仗?
当然,成王评估下来,这其实也和综合实力有一定的关系,在她平定辽东以后,大晟王朝有了一个战略上的策应点。
第356章 我弘承一朝天下无敌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