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4章 宽厚老者的愤怒[1/2页]

    士燮真的对东吴,对孙权忠心耿耿吗?

    对大部分江东人士来说,是的,这毫无疑问。

    建安十五年,孙权派步骘任交州刺史,率军进入交州,士燮立即率兄弟归附。

    还主动将儿子士?Q送到东吴为质,以安孙权之心,孙权也投桃报李,仍命这个士?Q为武昌太守。

    武昌太守可不是什么虚职啊。

    即便是江东内部,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随便就能当的。

    而且士燮归附之后,经常派使者去觐见孙权,将交州重要的事情一件不落全部上报。

    还进献大量香料和细纹葛布,其他如明珠、大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类珍品,以及奇物异果,及香蕉、椰子、龙眼之类,无岁不贡。

    这都不算忠心耿耿的话,整个东吴还有忠臣吗?

    ……

    士燮看着自己如同鸡爪一般干枯的手,从这双手上甚至几乎看不出生命的活力。

    他又瞧瞧铜镜中,那张像骷髅头一般被褶皱老皮包裹着的脸,咧嘴无声的笑了一下……哪怕是自己,也觉得多少有些恐怖。

    他今年已八十有五,活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年纪,这辈子已没什么不满足的了。

    士家自王莽时期避乱到交州,至今已二百年。

    他士燮和兄弟们同任一州之各郡太守,他本人总揽交州事务。

    出入则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常有几十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

    妻妾都乘坐配有盖帷的小车,子弟皆有兵士骑马跟在身后。

    士家在交州的威势可谓如日中天。

    最难得的是,士家在百姓和士人中的名声也很不错。

    士燮本人为政开明,积极接纳南下避难的中原人,为交州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促进了交州的发展。

    他治学精微,重视儒学传播,与士人打交道时虚怀若谷、宽厚待人、礼贤下士,投靠他的中原名士数以百计,甚至包括曾经躲避老刘的刘巴。

    以交州的条件根本没办法参与争霸天下,他本人也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只是想继续在交州打造属于他士家的一片净土。

    但这一切,随着当初步骘率军而来,就都变了。

    士燮向来小心谨慎,自从孙权试图染指交州,他就在尽力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江东之主表示臣服与依附。

    但一辈子都在权力场中打滚的士燮,轻易便看出,孙权想要的并非臣服与依附。

    而是对交州的彻底掌控——就像曹魏对东吴的意图一样。

    如果东吴发兵强攻,士家凭借交州的力量是无力抵抗的,但有些时候也不是武力足够便能强攻。

    师出有名,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士家在交州名声极好,士燮又主动表示臣服,孙权根本没有任何理由攻打。

    于是孙家对交州伸出的权利触角,便尴尬而憋屈的停留在了表面,无法深入其中。

    表面上交州是孙家的地盘,但代表着孙权的交州刺史,无论是步骘还是现在的吕岱,都无法对交州内部的事务直接干涉。

    颇有些皇帝和诸侯国的意思。

    士燮要继续保持这种关系,就必须使东吴始终处在一个存在外部压力的环境中。

    荆州之战打完后,孙权向西扩张的计划再度受挫,北拿不下合肥,西夺不了荆州,还伤了元气……

    但士燮并未因此放松心态看江东的笑话,越老越小心的他反而察觉到了一些危险的味道。

    当时孙权降了北魏,与刘备也签了停战协议,一门心思招兵买马。

第284章 宽厚老者的愤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