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 人虽老,其志未衰[2/2页]

    刘禅笑道:“还不是父王数日感怀神伤,怠慢公务,闹得人心惶惶。生怕你神志不清,就此散伙,群臣各自归家……”

    “臭小子!你看我不……”

    “哎!老头子,动口不动手啊!”

    对父子二人不成体统的行为,那侍者连忙低头耷目,只当自己是聋子瞎子,反正他也见怪不怪了。

    近来刘禅越来越懂事成熟,老刘已许久没训过他了,还挺不适应的,此时竟有种怀念的感觉,看来真是老了……

    刘禅轻声道:“时光能磨灭很多东西,但总有些即便老了,也依旧如儿时般耀眼,是吧?”

    刘备脚步一滞,沉默片刻又复前行:“哼!臭小子,还轮不到你来教训为父。”

    只是在刘禅已经看不到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他还没来得及讲,儿时在那棵大树前自己说过些什么……人虽然老了,那话他却当然还记得。

    「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说这话时,差不多同龄的孩子还在玩泥巴。

    人虽老矣,志却未衰!

    刘备一扫之前的颓丧,脚步坚定的走在前方。

    只是那颓丧似乎却传给了背后的刘禅……

    「焯,这都不加最后一点好感度吗?!卡bug了吧,有没有提bug的地方,我要投诉!」

    ……

    父子来到前堂,文武已肃立多时,此时同声行礼。

    “拜见大王、太子。”

    “诸位不必多礼。”刘备坐在主位,朗声道,“不知诸位前来,所谓何事?”

    诸葛亮与法正对视一眼,带头上前:“大王,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大汉基业岂能容曹贼断送?臣等恳请大王继承大统,复汉兴刘!”

    “请大王继承大统,复汉兴刘!”

    这事儿刘禅不能插嘴,就静静旁观。

    老刘一愣,他还以为群臣只是劝他尽快处理公事,筹备来年北伐事宜,不想却是劝他此时称帝。

    “寡人德薄功寡,况孝愍皇帝新丧,此举甚是不妥,不必再议。”老刘皱眉一挥袍袖,“寡人近来神伤,未理公事,然今已无碍,诸位不必挂怀。”

    “这……是。”诸葛亮抬眼看向刘禅。

    见诸葛叔看过来,刘禅微微颔首。

    诸葛亮神色一松,躬身道:“既如此,臣等便先退下了。”

    至于刘备拒绝了登基称帝,他们并没有当回事。

    这种事哪有一上来就答应的,三辞三让的流程还是要走的嘛。

    之后刘备一如往常的处理公务,了解财力、物资、粮草的筹备情况,也垂询百姓的生活状况,是否能安度寒冬。

    南中今年产的棉已被刘禅大量收购,但毕竟没有规模化种植棉树,总量还不多,对今年过冬来说还帮不上什么忙。

    但好在南中煤矿的发现,大大缓解了对木材、木炭的需求,如今供应充足,过冬应当不成问题。

    刘禅索性也就把这些棉花试做士兵的冬装了,今后北伐,南人不适北方寒冷,冬衣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

    过得十数日,群臣再提登基事宜,刘备仍坚辞不肯。

    群臣没当回事,过几日又提了一回,刘备不受。

    三辞完成,十二月,群臣再次正式上表,请刘备登基称帝。

    “寡人已说过,功寡德薄,今偏安荆益之地,岂能称帝?”

    诸葛亮与法正,以及众臣皆是一惊,连刘禅都侧目瞪着一脸认真的老刘。

    不是,你咋还不按套路出牌呢?

    (本章完)

第264章 人虽老,其志未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