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平安南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此再无安南国,所有的安南百姓即是大明百姓,大明朝廷将会一视同仁。
这封诏书一出,就代表着安南国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彻底从世界地图上被抹去了。
而安南国的地盘,则完全被纳入了大明的版图之内。
接下来,就是政务院与吏部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全国遴选官员去安南就任。
然而,往日为了一个官位打破头的大明科举官员,这一次却对去安南做官表现的畏之如虎。
哪怕吏部遴选上,都立刻会称病,表示自己不能胜任该官职。
这个结果让朱棣大为发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国土,居然没有人愿意去当官,这也让朱棣十分的不爽。
不过,他又静下心来一想,却发现这似乎也是一个机会。
既然这些所谓科举正途官员都不愿意去安然就任,那么就可以安排那些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去当官了。
于是,朱棣没有让吏部和政务院继续遴选在职官员。
他直接颁布了一道《招贤诏》,面向全大明范围之内,招募愿意去安南布政使司当官的读书人。
所有有意向的读书人就可以到京师接受实务水平的考核。
只要实务能力过关,即可根据水平委派相应的官职。
这一下,整个大明又是一片沸腾。
无数科举多年却依旧中不了进士的读书人,这一刻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
对于他们来说,这辈子既然中进士已经无望,那么能去安南当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可以有机会一展自己胸中所长,而不用埋没在民间。
于是,从三月开始,就络绎不绝的有外地的读书人涌入京师。
而朱棣对于这些愿意投身交趾的读书人也显得格外宽容。
只要他们到吏部报到说是前来参加安南官员考试的,立刻就会被安排食宿。
而且,这考试也不是像科举一样,必须等到多久才举行,而是只要凑够二十人就开考一次,考完次日就可以出成绩,直接根据成绩来委派相应的官职。
这种授官的效率,有史以来几乎都没有出现过。
到了四月底的时候,交趾布政使司一百八十个县的县令,就已经定下了一百三十个。
而州府官员因为要求高一些,定下来的人数还不多,至于最高等级的三司官员,却是一个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无奈之下,朱棣只能直接先指定了现在还留在交趾的安南降将阮勋,成为了大明交趾提刑按察使,由他负责整个交趾的司法。
而第一个投降的莫遂,则被任命为了交趾都指挥使,负责维护交趾布政使司的稳定。
至于另一个降将莫辛,却因为能力问题,朱棣只给了他一个知府的官职。
而且,他这个知府还是在前任安南国相的老家,随时都还要防备着安南残余势力的报复。
但是,莫辛也知道,这事没得挑,能够让他成为这个知府,已经是额外的照顾了。
除了莫遂他们三个,其余所有安南国的降臣,朱棣已经命典威全部押送回京师,暂时不会放他们回交趾。
第490章《平安南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