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来自京师的消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史书上的形象,就会被抹黑成各种模样。
这也是朱元璋为何会勃然大怒,直接将周兵仗毙在乾清宫门前的原因。
对于这个处置力度,朱棣还是很满意的,他觉得自己老爹,遇事确实足够果决和狠辣。
像这种事,一旦稍有犹豫,放任那么一下,就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比如直接给自己贴上一个穷兵黩武的标签,而这标签一旦贴上,要再取下来的难度,可就不是一般的高了。
对于这个评价,朱棣内心的深处还是有着一些愤怒的。
自他登基以来,一直都在和文官团体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他试图判断出文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最早的时候,朱棣以为文官团体的诉求,就是要保留住,他们作为特权阶层所享有的利益。
但后来他又发现,似乎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原因。
哪怕是在自己连续落下几次屠刀之后,这些文官团体,依旧在不停试探自己的底线。
如此看来,他们想要谋取的东西,一定是非同小可,而且还是不死不休……
按照吏部右侍郎周斌所说的“穷兵黩武,非圣君之相”这句话来看,他们希望的是让自己停止亲征然后回到京师……
那么,在自己回到京师之后,按照从古到今的传统,帝王就该被关在皇宫里面,每日通过奏折来治理自己的天下。
一旦他们如愿,那么所有的事情又都将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
那就是皇帝乖乖待在皇宫里,看着文臣帮自己治天下。
如此一来,就能达成文官团体的最终目的,那就是与皇帝共治天下。
朱棣很快就理清楚了这其中的逻辑和文官们最终的目的。
他相信,此刻的朱元璋应该也想通了这件事情。
也许换一个从小被文官教育长大,学着四书五经,程朱理学的皇帝。
随着事情发酵,众口铄金之下,可能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乖乖的回到皇宫,然后当一个文官们口中的好皇帝,也就是所谓的圣君了。
想到这里,朱棣忍不住就想起了后世历史中,另一个时空大明朝的正德皇帝。
明明满腹韬略,兵法精通,在当时大明中后期明军实力已经衰败到不成样子的时代,却依旧能御驾亲征,打败了称霸草原的小王子。
如此赫赫武功的一代帝王,最后在文官们的一支秃笔下,却被渲染成了昏庸无道的一代大昏君。
不学无术,行为荒诞,还抢夺臣子的妻子……
朱棣相信,如果自己放任这件事继续,最终哪怕自己能让大明制霸全球,估计落下的也就是一个暴君的评价罢了。
比如说秦始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为他焚书坑儒,所以他在后代的史书中,就变成了无人能超越的一代暴君。
朱棣将前因后果想清楚之后,便提笔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亲笔信,开诚布公的将自己想到的东西全部写了出来。
在这封信中,他并没有表达自己想要干什么,而仅仅只是把自己想到的东西写清楚了而已。
至于朱元璋看了之后站在他的角度,会得出怎样的结论,那就只有等平定安南之后回到京师再商讨了。
第470章 来自京师的消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