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迎娶燕王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6章 征夷大将军源义满的国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r/>
    然而现在好了,有了这支使节团跑到太极殿上来叫嚣之后,出兵倭奴国的理由根本就已经不用再找了。

    卓尔小国,居然跑到泱泱上国的大殿上来挑衅,那么大明就只能用更加强硬的方式回应过去了。

    于是,朱棣没有理会倭奴国使节团领队的威胁叫嚣,也没有在乎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这个说法,直接将使节团的人全部斩杀,连报信的都没有给他们留下一个。

    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朱棣压根儿就不用去考虑倭奴国的感受,他只需要考虑大明臣子和百姓的感受就已经足够了。

    朱棣对倭奴国的强硬态度,完全出乎了满朝文武的意料之外,在他们看来,小国使者无礼朱棣完全可以下旨狠狠申饬一番对方国王。

    如果被申饬的倭奴国王上书认罪的话,完全是可以避免动用武力的。

    毕竟,这个时代的文官普遍都认可“国虽大,好战必亡”这个道理,在他们看来对外使用武力绝对是下下之策。

    上上之策乃是保持大国的胸怀用仁义去感化那些化外野蛮的小国。

    他们认可朱棣主动去攻击北方草原部落,那是因为草原部落本身就是北元政权的余孽。

    在文官们看来,这实际上属于清剿前朝余孽,这种情况主动动兵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对于倭奴国,文官们却是另外一种态度。

    他们认为,倭奴国使者虽然言语傲慢,但是根本原因是小国蛮夷不识大国天威,责骂一番令其幡然悔过也就是了。

    这种时候,更需要大明以大国的姿态去包容倭奴国的无理,并且以道理和仁义来感化对方。

    在朱棣当场作出将倭奴国使者全部斩杀的决定之后,立刻就有超过十名以上的文官跳出来劝朱棣刀下留情。

    他们认为,倭奴国越是无理,朱棣越是应该宽容大度,而不是在被挑衅后就中了对方的计策。

    只有宽容大度,才是最符合大国之君身份的,暴力野蛮都是属于蛮夷小国之君的。

    这一通劝诫差点没把朱棣给气乐了,他完全难以理解这些大臣脑子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

    别人不远千里跑上门来蹬鼻子上脸,自家还得宽容大度才是大国之君,才有气度。

    一旦发火要杀人,就成了暴力野蛮,立刻就和蛮夷小国之君划上等号了。

    不得不说,这些文官的说法还是很有市场的,在绝大多数文官的心目中,要像他们说的那样宽容大度才是位好君主……

    那些动辄打打杀杀的君主就绝对不是好君主,而是野蛮暴力之辈。

    出于对这种混账思想的厌恶,朱棣当即决定就让这十余名出列劝诫自己的大臣,组成大明使节团回访倭奴国。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狠狠的去当面申饬那个他们口中野蛮暴力的小国之君……

    不仅要申饬对方,还要努力展现来自泱泱大国的宽仁气度,感化对方,让对方痛哭流涕认罪悔过!

    要是完不成这个任务,使节团也就不用回来了。

第446章 征夷大将军源义满的国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