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大封靖难功臣[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棣又经过了两天的斟酌之后,对封赏内容又做了一些不算太大的改变。
数日后,靖难之役功臣的最后封赏旨意就正式出炉了。
此次一共封了七位国公,分别是:
许国公霍去病,代国公赵云,荣国公张玉,随国公张武,成国公朱能,益国公诸亮,商国公王仁!
其余如郭资,吕正,典威,贺忠良和阿鲁温沙等人则全部封侯,一共封了二十一位侯爵。
除了这些主要的功臣以外,其余人等的封赏,朱棣全盘照准了政务院提交的详细名单。
这其中像是在靖难中途转投朱棣的官员,如鹤庆侯张翼等,基本都保留了原有爵位,这也算是让原有的旧臣们安心了。
至此,大明朝以新皇朱棣为核心的统治体系正式成型。
弄完封赏的事,紧接着朱棣就宣布开了一次科举。
屠刀举过了,还是需要给天下人的读书人吃点糖的。
这一次科举和以往的科举都不一样,首先就是录取进士的名额翻了三倍,达到了一千二百多人。
其次,此次科举虽然还是以八股文为主,但是却增加了一门实务。
而且朱棣有言在先,如果实务一科不合格,那么八股文的成绩再好也不得中进士!
这一次科举的时间,朱棣也将之定在了十月初十秋高气爽之时。
在朱棣御驾亲征的这段时间里,大明朝廷对地方官的外察已经完全结束。
共计一共揪出了六百三十二位地方官员,这其中有一半的官员都被朱元璋直接判了死刑,其余一半也大多是革职流放。
因为这些官员都不仅仅是不合格,而是都有着贪腐枉法的行径,只有一小部分官员是因为不合格而被罢黜了官职。
这一次外察,实际上就是一次清洗。
在朱元璋的雷霆手段之下,整个大明朝的地方官场风气为之一肃。
但是朱棣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如果有些规则不从根子上改变的话,地方官员的堕落依旧是不可阻止的。
于是,朱棣更改了巡按御史制度。
所谓巡按御史,其实就是隶属于朝廷中枢的督察院的御史,但是却被放到地方去进行巡查。
与以前的巡按御史制度不同的是,朱棣重新修改过的制度,规避了以前很多的漏洞。
首先巡按御史的任期和任职范围不再做任何固定,每一次对地方巡查都是临时决定人选和地方,巡查结束后巡按御史任期自动终止。
而且巡按御史的人员也不再是固定的,而是由朝中各部门的年轻官员轮流担当。
也就是说巡按御史并不再是一个一直固定,坐在督察院上班的官职了。
而是假如一位政务院的官员,然后某一天突然就会被抽调到督察院担任巡按御史,前往某一个地方进行巡查,巡查结束回来后还
第431章 大封靖难功臣[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