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千六百零四章 民心不稳秋来迎(第三更)[1/2页]

    李易认可了小兰的提议,避免有人下毒。

    有人甚至会找机会放火,比如他欠了大笔债务,别人用他的家人威胁他,只要他放了火,债务全免。

    甚至有人生病快要不行了,给他一大笔钱,他交给朋友带回家,自己去放火。

    至于说拳头也能打死人,有人就雇佣人手要打死某一个人,那就没办法了。

    这就跟有的卫生部门的人跳楼一样,李易太清楚了。

    最简单的就是那个跳完楼跟救他的医生说‘我不想要,但我不得不要’的一样。

    他明明说的是‘我不想跳,但我不得不跳。’

    结果医生也知道,却不敢说实话,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有些事情李易知情,甚至侧面参与了,他不是好人。

    在大唐,针对百姓,他不会干这种事情。

    因为他干一次,比兑换十艘航母的代价都高,真正的航母,不是游轮。

    凌晨四点多,李易起来,带着厨房的人做包子。

    主要工作是加料,他不自己包,有设备,料加进去自动拌馅和压包子皮,然后包起来。

    蒸,不煎,煎一次只能煎一平底锅,蒸可以摞很高的屉。

    天亮时,泡好拌完?A萝卜条咸菜、正宗蜀地泡菜、蒜泥海带丝、腐乳四样小菜准备妥当。

    大家喝土豆丝汤和南瓜螃蟹汤,没给李隆基他们单独做。

    南瓜刻意带来的,熟的,吃完后籽正好种下。

    出发之前什么东西怎么处理已经想好了,当地的螃蟹是最好的季节,开春这里的螃蟹最多。

    众人起来洗漱,李隆基他们进游轮洗澡,习惯了,一天不洗就难受。

    大唐遗民们先去固定的地方处理生理问题,有毛边纸,将来沤肥一起沤进去。

    接着洗脸刷牙,女的和孩子再抹一点护肤品。

    他们到现在还未完全适应一天三顿饭,以前他们吃饭有时候一天就一顿饭,甚至两天一顿。

    有就多吃点,没有只能饿着。

    身为农耕民族,大唐百姓以前都不敢保证一天两顿饭。

    青黄不接时一天一顿饭如果多点主食都是奢侈,渔猎民族凭什么可以随便吃?

    游牧民族冬天的时候一样要捱下去,一场寒流后,要死一大批牲畜和人的。

    吐蕃入籍的、奚族、契丹、铁勒十姓,在知道大唐武力有多强大后,大唐又给了他们足够的温暖和吃饱的机会,他们很珍惜的。

    即便后突厥,一个冬天过来,也不曾有一人是因寒冷与饥饿原因直接死掉的。

    当地有煤矿,他们按照教的盘炕,旁边有小海,可以捕鱼。

    又采了松子、蘑菇等东西跟大唐换生活必须品。

    储备了足够的草料,甚至制作青贮。

    寒冬的夜晚给羊圈、马厩的火墙添煤。

    后突厥民心动荡,不少人想着归顺大唐,冬天有肥皂和甘油用。

    冻一个大口子,看上去只是冻的,不处理的话会感染。

    如果之前抹上甘油就不出口子,不小心碰破了,划出口子,赶紧用肥皂洗。

    大唐从未说过灭族,始终等着你归顺。

    于是在大唐遗民春季吃早餐包子的时候,已经到了秋天的后突厥停止了扩张的脚步。

    他们缩回来,开始准备过冬。

第两千六百零四章 民心不稳秋来迎(第三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