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科举结束[2/2页]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导致出现冗官、冗兵、冗费三冗的情况!

    宋朝多了许多多余的官员,多余的兵士,也就导致了朝廷每年多出了许多没必要经费,来养活这些没用的官员和兵士。

    这样的结果,最终导致整个朝廷财政加重,只能向百姓横征暴敛,最后导致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

    两宋三百多年,农民起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就是因为知道这些危害,李?才不能让这些人,有生长的空间。

    一切都必须按照李?的规划来,大唐的官员想要升迁,除了立战功以外,还可以有一个地方履历。

    尤其是文官,更是如此!

    不过,李?并不担心,大唐的臣子大多都是上马能定江山,下马能管民。

    “希望这些人不要令我失望……”

    李?心中想到,抬头问道:“吏部考核地方官吏,考核的怎么样了?”

    “这是吏部送来的考核名单!”

    西门阳立刻将吏部送来的名单,递给李?。

    李?翻开一看,上面写满吏部考核官员的名字,籍贯,做了些什么政绩等等。

    他在这份名单上看到不少开元时期的名臣,如宋?、裴耀卿、崔希逸、张说等,还有狄仁杰、张柬之、敬晖、崔玄?ァ⒃?〖骸⒒秆宸兜热恕

    这些人都是国之栋梁,为大唐的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吏部对他们的评价,还算中肯,李?在名单上写了个准字,准许吏部按照名单给他们升迁,让他们在新的岗位发光发热。

    批阅完后,李?让人把名单送回吏部,至于达官显贵推荐的人,先放一放再说!

    现在天色不早了,李?也该去后院看看他那位王妃了,娶进门这么久,李?可从来没有冷落过对方。

    主要是李?急着想要个孩子,这对他未来巩固权利很有帮助。

    ……

    三天之后放榜,所有士子齐聚榜单前,寻找自己的名字,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榜单之上,便会欢呼雀跃起来。

    第二天,这些士子便齐聚一堂,一起来到宣政殿。

    “摄政王殿下驾到!”

    宦官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李?从一旁的偏殿走出。

    “参见摄政王!”

    所有通过省试的士子,恭敬的向李?行礼。

    “诸位士子不必多礼,诸位都请入座!”

    李?来到主位坐下,笑道。

    “谢摄政王殿下!”

    士子们回到座位坐好,等到李?出考题。

    李?的题目很简单,就是身为地方官,该如何管理好,自己治下的民众,要是遇见贵族欺压民众,又该怎么办?

    一共列出了十道题目,都是跟民生民事有关的题目,李?要求大家在四十五分钟内,完成这十道题。

    要是有人超过时间没有答出来的话,就算不及格,不及格者,会被下方到农村去历练,体验一下民间疾苦。

    只有在规定时间,答完十道题,并且有六道题对的人,才能算合格,才有资格成为大唐官员序列的一员。

    计时开始,士子奋笔疾书,将自己的想法写了出来,该怎么治理地方,他们有自己的见解,至于遇见农民和贵族的矛盾,当然是惩治农民。

    大唐可是贵族制社会,阶级等级森严,每一级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那是不可愉悦的鸿沟,哪怕你再有钱,官做的越大,没有显赫的家世,也照样让人看不起。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眼看四十五分钟就要过去,最后五分钟的时候,终于有士子交卷,这第一个交卷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包拯!

    紧接着陆续有士子交卷,所有人交完卷子便回到原位,等待李?阅完卷子后授官。

    李?亲自阅卷,看到满意的卷子时,便会抚掌叫好!

    阅完所有卷子后,李?又跟大臣讨论一会,确定了合格者的分配方案,该派到什么地方去做什么官。

    经过商议决定授予前一百名,从六品上到从七品下的县令官职,其余人等授予协助县令治理地方的佐官,如主簿等。

    李?授予包拯从六品上的清苑县县令!

    除了包拯外,还授予七位士子从六品上县令,八人从六品下,十人正七品上,二十人正七品下,二十五人从七品上,三十人从七品下县令。

    剩下的按照名次授予主簿等官职,授完官职后便是摆庆功宴,庆贺他们成为大唐官员。

    :。手机版网址:

第113章:科举结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