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开局被长孙皇后偷我心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无路可走的李渊[2/2页]

    他抢着话,转身应着王家老尚卿向长孙无垢拱手,道。

    “草民王牧,带天下万民百姓谢过娘娘北逐突厥蛮族,让百姓们免遭战火之苦,也带天下万民恭贺皇后娘娘建城瀚海,从此大唐国泰民安,兵强马盛!”

    话落。

    原本一帮支持长孙无垢,李二的心腹众人紧接向上首长孙无垢李二拜首。

    “臣等为娘娘贺,为陛下贺,为大唐贺,恭贺我大唐国泰民安,兵强马盛!”

    特别是几个武将国公,嗓门儿声音特别大。

    把兵强马盛四个字说的振振有词。

    反正这四个字他们最喜欢了。

    以前跟着李二打天下。

    现在让长孙无垢做主,跟着打天下也是一样。

    长孙无垢用事实证明。

    她在军事能力上并不比李二差。

    就算差了,还不是有驸马么。

    程咬金对王牧挤了挤眼神,应该是在打相机的主意。

    当下情景就这样,王家突然倒戈。

    长孙无垢气势如虹。

    左右摇摆,没有大势力拉拢的朝臣也跟着站出来,恭贺着长孙无垢,表面上表示支持。

    这样就形成了多数人,对上李渊,宗老,崔,郑,卢三家朝堂权势。

    情况对李渊来说不容乐观,精心策划了这么些日子,眼看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他已经知道。

    长孙无垢现在兵权在握,如何再闹下去也讨不到什么好。

    可他不甘心,还想做最后一博,咬牙站出来,面对堂下朝臣,道:

    “二郎媳妇儿为大唐贡献之大,朕欣慰,可是监国理政不是行兵打仗,大唐疆域阔之这么大,各州,各府,各道事务更多,天下万民想要丰衣足食,想要国泰民安皆在监国者一念之间,稍微有一政令出错,那就会影响千万百姓身命,太子年幼,少不更事,又没有监国的经验,如何能之?”

    这话说的没毛病。

    李承乾正串在朝臣身边悄悄拉关系,一时觉得好麻烦,还是打仗轻松些。

    用王牧教他的话来说,就一个字,“干”就完。

    哪来这么多麻烦,还要担心百姓民苦?

    他见朝臣们风向又开始转,有些心灰意冷,踱步来到王牧身边。

    像个学生,寻找老师安慰。

    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

    如何处理政务,他真没学过。

    王牧回以他放心一眼。

    两步走到李渊齐平位置,自信的问道。

    “李大伯,你说治理大唐主要是让百姓丰衣足食是吧?”

    “哼…!”李渊气恼王牧。

    开口一个大伯,闭口一个大伯。

    这样喊他,他也不好拒绝不认。

    今天形式全让自己二郎的御弟给搅乱了。

    他自认为的说道。

    “一国之家如同小家一样,百姓要吃饭,要穿衣,天下万民这么多,如何让他们有吃有穿,这才是一国监理者该做的事。”

    这话还真说到点子上了。

    王牧都有些佩服李渊,不愧是一代开国皇帝。

    不过那又怎样?

    正中他下怀。

    王牧轻松一笑,对李渊拱了拱手。

    “呵呵…李大伯恰好我阿姐也这么想的,而且已经做到了。”

    “我相信,来年的大唐天下百姓不再有饥饿。”

    “好大的口气!你知道大唐每年受灾多少地?百姓多少衣不食腹?”李渊严厉反问道。

    在他想来。

    让整个天下百姓不再有饥饿,简直是天方夜谭。

    自古以来,多少帝王谁都没做到。

    “不知!”

    王牧如实答道,表情却面带笑容道。

    “不过这些不重要,但是,我阿姐今年找来些高产良种,已经实种成功了,解决往后大唐全天下百姓吃饭,完全没问题。”

    “什么?”

    “解决全天下百姓吃饭问题?”

    李渊惊呼不信。

第105章 无路可走的李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