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小兵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募兵[2/2页]

    ......

    第二日。

    指挥同知府邸张贴出了降低征收粮税与招募士兵的告示。

    两张告示一出,三个营堡的军户们顿时轰动起来。

    家中分有屯田的军户们纷纷奔走相告,分享着这一刻的喜悦心情。

    一成的粮税虽说不多,但这也足以救活多少困苦的百姓,让他们不再挨饿。

    而招募士兵的告示,更是引得年轻的军户们心动不已。

    因为在所有军户们的心里,能进入到威武军,那可是一种自豪与荣誉。

    这不仅是能报效指挥同知大人的恩德,而且威武军的待遇也是十分的优厚。

    每当威武军征战回来,都是能分得不少的钱财,军户们早已是羡慕得很。

    在招募告示贴出的第二天,威武堡城南外的校场上,已是排满了前来应征的军户。

    为此,刘博源亲自主持了此次的士兵招募。

    看着校场上排着长长的队伍,刘博源的内心很是高兴,自己在威武堡还是很得民心啊。

    军户们要进入到威武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博源为此设置了两关考验,第一关便是围着校场跑五公里,之后是高举五十斤的大石锁十下。

    单单就这两关,直接刷去了一半的军户。

    望着那些被刷下去的军户垂头丧气的离去,刘博源也是无奈的摇摇头。

    不是他不想招募更多的士兵,而是以他现在的养兵能力,五千之兵已是达到极限了。

    所以,他才设置这两关考验,从军户中挑选出更加优良的军士。

    热热闹闹的士兵招募只持续了五天的时间,两千士兵就已全部到位。

    之后,便是要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新兵训练。

    新兵的训练模式,刘博源稍作改动了一点。

    除了每天的日常训练外,夜间还组织学习文化知识,并时不时的召开忆苦思甜大会,由新兵们讲述自己以往的困苦生活,再对比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日子。

    不得不说,每每召开忆苦思甜大会,新兵们对刘博源的忠诚更加的坚定了一分。

    他们知道,是刘博源给他们带去了现在的日子。

    ......

    崇祯七年二月二日,龙抬头。

    今日是刘博源的生辰,过了今日之后,他便已是十八虚岁了。

    生辰之日,刘博源没有大办酒席之类的。

    他回到家中,母亲罗氏已经为他煮好了一份加蛋的面条。

    享受着母亲为他煮好的面条,刘博源的内心不由的升起一股满足感。

    这就是家的味道

    此刻,在刘博源的心中已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守护好这个家,守护好千千万万的家。

第169章 募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