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命唯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刘盈:老兵不死,只是凋零![2/2页]

    卢绾愣了一下,挺起胸膛与有荣焉起来。

    刘邦则满是好奇。

    毕竟卢虞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有什么本事他很清楚,就目前来说,卢虞最主要的功劳是生了个儿子,将皇权和功臣集团连接在一起,并且持续充当花瓶……

    所以,治国?

    定是这臭小子又在胡说八道了!

    刘盈满脸得意的说道:“卢虞那天被我逼着读书,抽轮盘抽中了《礼记·王制》,因此她在不甘不愿的阅读之中,给了我全部的灵感!”仟仟??d

    刘邦恍然大悟。

    他从前的时候虽然读书少,但当了皇帝之后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手不释卷。

    因此,所谓的《礼记·王制》他也读过。

    周朝为了正齿位,序人伦,对于如何养老、敬老有着详细的规定。

    比如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

    虽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父母尊长大概率活不到八十岁,但为父母守丧期间免除三年赋税徭役,也算是一项仁政。

    不仅如此,西周每年都会定期举行‘乡’一级的饮酒礼。

    乡是周天子及诸侯都城四郊的基层组织单位,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天子六乡,诸侯三乡。

    饮酒礼,类似于千叟宴,就是请周天子和诸侯请自己管辖内的老人过来大吃大喝一顿……

    只可惜后来礼崩乐坏,在凡有血性必有争心的大争之世,小国变法图强,大国征伐不休,诸如这些敬老养老的政策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汉国建国之后在各地修建的济慈院,就是对这种制度的恢复和改进。

    但问题的关键是,百姓既淳朴又狡猾,很多时候他们对于官府都是抱着将信将疑的念头,而他们年轻时的经验也多次向他们证明过,当官府让他们向东的时候,他们一定要向西……

    毕竟谣言止于智者,而智者三天饿九顿……

    所以,刘邦依旧对刘盈的所谓‘真心’保持质疑!

    刘盈正色问道:“父亲可知道,对于这里的老兵而言,如今他们最在乎的是什么吗?”

    刘邦摇头。

    刘盈解释道:

    “尊重,他们需要的是人们对他们的尊重。”

    “在这里,他们和昔日的袍泽住在一起,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不仅有了同伴,还不会被人瞧不起。”

    “而我给与他们的尊重,则是承诺在他们逝世之后,可以在他们棺椁之上,覆盖一面大汉的战旗!那面曾经指引着他们所向无敌的战旗,将会永远陪伴在他们身边!”

    刘邦环顾左右,不知是错觉还是怎么的,耳边突然响起了曾经听到的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本章完)

第62章 刘盈:老兵不死,只是凋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