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命唯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刘盈:太上皇监国……[2/2页]

    了下去。

    然后,看向刘盈的,就是一双双带着哀怨的眼睛。

    不过那些出身丰沛的老功臣们却眼前一亮。

    对味了!

    往常刘邦也是这般戏耍群臣,刘盈刚刚继位后有些拘谨,后来又是国丧,朝堂之上一直以庄重肃穆为主,让他们这些人好不习惯。

    还好,回来了,全回来了!

    「既然没人反对,那就是非打不可了。」

    刘盈点点头,正色说道:

    「此次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征调代国、中山国、赵国、燕国四国精锐共计两万人,号称二十万,从辽东郡由陆路进攻!」

    「发关中精骑一万、三川郡、河内郡、颍川郡、砀郡,梁国、齐国、鲁国之郡国兵合计四万,号称八十万,乘船自胶东出海,由水路进攻!」

    刘盈边说,曹参飞快记录,等到刘盈说完之后,曹参抬起头来,继续等着刘盈说由谁统兵作战。

    不仅是他,很多人也都眼巴巴的看着刘盈,满脸期盼。

    于是刘盈笑着说道:

    「既然是舞阳侯首倡,那就加封舞阳侯为护东胡中郎将,统领北路军,并抽调东胡、肃慎诸部精锐武士参战!」

    「至于另一路军队,则朕御驾亲征!」

    刘盈说完,周勃等人顿时跳了出来。

    「陛下何等尊贵,如何能够亲身犯险?」

    「是极是极,况且如今国事蜩螗,陛下也须臾离开不得!」

    ……

    这一刻,刘盈明白了刘邦当年被自己挤兑的痛苦。

    不过他青出于蓝。

    「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多说,朕虽挂帅,但指挥军队跨海作战,还需仰赖诸位……至于朕走后,国事如何处理……」

    刘盈停顿了一下,突然福至心灵:「嗯,太上皇监国!」

    一瞬间,整个宣室殿再一次鸦雀无声起来。

    太上皇监国……

    监国……

    刘盈的声音回荡在耳边,让所有人都变得槽多无口起来。

    一般监国的都是太子好吧……

    有儿子让爹监国的?

    「逆子,你再说一遍?」

    殿外,响起了一声洪亮的沛泗口音。

    刘邦拎着刘太公曾经用过的龙头铁拐,怒气冲冲的出现在了殿门口。

    「陛下……」

    曹参等人立刻站起,躬身行礼。

    刘盈也是如此,只是他的脸上多出了几分谄媚,且哀伤的笑容。

    曾经的对刘邦宝具,如今已经落入了刘邦的手中……

    刘邦哼了一声大步走上丹陛,很不客气的把刘盈挤到旁边,一如刘太公在时,刘太公坐在主位而他坐在侧面一样。

    「乃公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刘邦很是得意的晃了晃龙头拐杖,用只能他和刘盈听到的声音小声滴咕。

    刘盈立刻屈服,大声说道:「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朕年岁尚幼,才疏学浅,自然须臾离不得太上皇的教诲

    「此次出兵,朕决议拜太上皇为招讨大总管,诸卿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

    曹参等人看了看虎视眈眈的刘邦,自然全票通过,不仅如此,还满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比如太上皇雄风不减当年……

    比如皇帝陛下果然至仁至孝……

    「爹啊,你现在可以把拐杖拿开了吧……」刘盈轻轻挪了挪腿。

    「呵呵。」刘邦一副现世报还的快的笑容。

    从前的时候,都是这个

    小崽子各种「构陷」他,害得他一把年纪了还被自家老爹追着打,如今自家老爹再也打不着他了,他自然要完完本本的报复回来!

    「哦,我懂了。」刘盈见状,做眼前一亮的神情:「爹你想要名正言顺的出去,是不是想要去齐国见一见曹姨?放心,我绝对不给我娘说……」

    「曹姨?」刘邦愣了一下,脸上情不自禁浮现出了几分思念的神情。

    其实他对曹氏很有感情,只不过这种感情并不足以让他在当年不顾一切的娶了对方。

    因此在之后,他将对曹氏的亏欠,也转到了刘肥的身上,并且当吕雉提出让曹氏留在齐国安享晚年的时候,他也没有丝毫阻挠。

    哪怕,他的心中有几分不舍。

    不过这种情绪他绝对不会有丝毫表露,于是刘邦再度看向刘盈的时候,就是一副你真有趣的神情。

    「怎么?想搬出你娘来压乃公?」

    「我哪敢啊?爹你谁啊,天下一等一的伟男子,哪里会是那种怕老婆的凡夫俗子?」刘盈缩了缩脖子卖力恭维。

    刘邦笑了笑不再言语,只是松开按在刘盈腿上的拐杖。

    来日方长。

    让自家小崽子悔不当初的日子还有很多。

    慢慢来,不慌……

    ………………………………

    「天地大德,降寒霜于秋令;圣哲至仁,着甲兵于刑典。故知造化之有肃杀,义在无私;帝王之用干戈,盖非获已……」(注1)

    随着一道讨伐卫满的檄文张贴在了冀阙之上,沉寂已久的太尉府也变得忙碌起来,一名名骑着快马的红翎信使奔驰在关中的驰道上,将征调戍卒的命令下达给各个县尉。

    至于远处的郡国,则依旧采用飞鸽传书的方式。

    反正刘盈提前点出了密码学这一科技,也不担心会有人能够轻易伪造诏命。

    不过在长乐宫中,一间远离宫舍、花木等静室内,却是安安静静,刘盈正在按图索骥的实验着一个新的发明。

    一个能够瞬间颠覆现有认知的发明。

    电报!

    信鸽虽然飞得快,但毕竟有天敌存在,无论是鹞子、苍鹰,甚至于猫头鹰,都能相对轻松的捕杀信鸽。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飞鸽传书,终归要信鸽接力,而且这种通信方式,利用的是鸽子认家的本能。

    也就是说,无法让鸽子传信到它从来没有住过的地方。

    这就意味着飞鸽传书的路线极为固定,且不具备处置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但电报不同。

    电波无处不在,可以很轻松的实现点对点的信息传输。

    有了电报,蒸汽列车的速度就能进一步提升,免得还需要等着观察站的人骑马通知下一个站台火车的到站时间……

    晚上也可以放心行驶,可以随时接收从沿途各个道口传来的路况信息。

    不仅可以用在火车上,出海远航的风帆战舰上也是如此。

    尤其是现如今在岭南兴起的下南洋热。

    东南亚的各处岛屿上,遍布着汉人的殖民点、商埠、临时港口,这就使得刘盈对于电报的需求更加急迫了。

    更有甚者,如果有了电报,刘盈甚至能和出使安息、塞琉古等国的武涉直接交流,更好的完成他想要完成的一个计划。

    人才引进计划。

    比如汉尼拔。

    据说他就是在这几年因为不愿意落在罗马人手中,才服毒自尽的。

    所以刘盈就想,能不能把人弄到汉国,让他着书立说,给东方留下点西方的智慧。

    虽说兵书这种东西尽信

    书不如无书,但也要一体两面的去看,比如赵括就是纸上谈兵,但某卖鱼的商贩最终就混成了一方大老……

    嘬嘬嘬……刘盈嘴角扬了扬,旋即穿戴整齐,开始搞定电报的前置科技。

    电池。

    按照现有的科技,诸如什么铅酸、二元锂、磷酸铁锂之类的电池就别想了。

    他现在要做的,是一种难度最小,最容易普及的丹涅尔电池。

    这种电池是用一个铜制的圆桶和一个装在其内的多孔槽组成,铜圆桶是正极,多孔槽内的一个锌棒作为负极,多孔槽内注入稀硫酸,其外部则是饱和硫酸铜溶液。

    虽然这种电池不能充电,放电结束之后必须重新加液维护,也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有影响。

    但这些都不重要,反正按照惯例,这种会危及自身的工作岗位,通常都是聘任的外籍友人……

    注1:网上找的,据说是隋大业八年讨高句丽檄文。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刘盈:太上皇监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