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9章 战前讨论[1/2页]

    河渠,疏通了!

    这条通往南方的河渠是运粮的重中之重。

    从水路运输,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连运输途中的消耗也会响应减小。

    要不然供应五十万大军粮草运输,需要大量的役夫。

    即便这些役夫的伙食很差,但每日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有了河渠的运输,将大大降低损耗。

    修建运河,多被评为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甚至后世一位姓杨的皇帝修建大运河,被评为亡国的导火索。

    连当初大秦修建郑国渠,也是六国的计策。

    六国认为修建河渠,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民力。

    所以提出了消耗大秦国力的策略。

    趁着大秦招揽六国有识之士投效的机会,让水利专家郑国投效,然后提出修建大渠的建议。

    一旦秦国按照提议修建长大三百余里的河渠,至少会耽搁十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将会动用大量的役夫进行修建。

    甚至因为而耽搁农耕!

    七国中最强大的秦国,可能因此而国力衰退,再无征伐的能力!

    在预计中,即便最差的结果,也能拖延秦国十年,给六国足够的发展机会。

    郑国提出此建议后,当时掌权的吕不韦痛快答应下来。

    并招募了大量役夫修建。

    六国听闻秦国上当的消息大喜不以,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等着看笑话。

    等着大秦的国力被这条河渠给拖垮。

    在当时,延绵三百余里的河渠可谓是超级大工程了!

    结果也正如预期那般,秦国的人力物力都被这条河渠拖住。

    六国也赢得了喘息发展的时间。

    不过

    结果却大大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因为河渠的修通,长大三百余里的河渠周边灌溉出大片肥沃的土地。

    秦国趁机发布檄文征召六国百姓入秦!

    不但减免三年赋税,还帮忙建房,送田地送耕牛农具,待遇好得不得了!

    导致大量六国百姓纷纷迁徙到了秦国,让粮食更加的充沛!

    而当时的韩国也中了大秦的计策,所有人都只顾着炼铁赚钱,连农田都荒废了。

    结果百姓纷纷出走,成为第一个被彻底灭掉的诸侯国。

    修渠,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但修好之后的巨大功利却能流传给后世!

    所以,秦轩对老头子投入大量民力疏通河渠的决定,是举双手赞成的。

    在征服百越之后,这条河渠也是沟通朝廷和南方联系的主要枢纽。

    秦轩可不会放人南方五十万大军不管,导致最后脱离朝廷掌控自立为王!

    那不是成了给别人养孩子?

    以秦某人的性格,是不会做那样的傻事。

    当然

    如果百年之后他的继任人无能,导致全国大乱,那南方会不会脱离朝廷掌控就不是他考虑的事了。

    只要把这张构建出的版图做实锤,即便千年之后也依旧是华夏领土就足够了。

    果然

    翌日,秦轩就接到皇帝的传召,前往章台宫参加朝会。

    皇帝身穿黑龙袍,头戴威仪的冕旒,文武大臣泾渭分明位列两旁。

    整个大殿之上落针可闻,透着一股萧杀的气息。

    参与过灭六国之战的大臣们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激情燃绕的岁月!

第649章 战前讨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