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幻之盛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二章 来自西方的游侠[2/2页]

    “如今朝廷河北撤藩并军,北海节度使,上党节度使、兴平节度使具已交出兵马,上京述职接受改任,如今欲尚有作为的,天下唯有四部人马。”年长的一位解释道

    原来他们说天下大势,已经争论到,要报效国家,该去投谁好这种话题,

    “这个,我也不知甚祥啊”我赶紧推掉,开什么玩笑,谁知道这些话,会不会传到哪里去。

    他们也不已为意,当场又吵起来,其中一人道。

    “首推当是朔方郭令公,此公总领数道大军讨贼之责,还怕没有建功的机会。

    立刻招来反驳。

    “郭令公七子八婿各据要职,门生故旧遍及军中,何止千百计,你如果没有亲近的引见,怕是连门也近不得把,又何来的轮到你的机会”

    “那河东李元帅,手下亦是战将云集,号称七彪八虎十一,首席大将白孝德人称白貔貅。中兴战功人称第一,如今正出塞讨贼。正是大有作为之时。”

    “大有作为,可笑”

    又一个人马上反驳道

    “这位李元帅乃是胡帅出身,身边都是胡人为主,你去了也未必得重用。”

    我轻轻皱了皱眉头,安史之乱后,对胡人的警戒防范之心,难道已经影响到了江南。

    “安西北庭军才是良选,号称天下第一强兵。”再一个人说道,马上就被打断

    “你那是老黄历了,安西北庭军乃是远道而来的客军,屡经大战连损大将,又数易其帅,虽有赫赫之名,已经不复旧观了,现小郭将军的率下,也只是朔方郭老令公的附庸了。

    “还有就是贵出身的龙武军,号称北军第一劲旅,兵强马壮,有恒产而自足,财货富甲冠诸军。也是多有作为的。”

    我心中嘿然,不动声色,却悄悄树起了耳朵,

    “不是把,这只人马是禁军,将来长镇京师,要想营钻恐怕有门,要建功就没什么指望了。”一个人嗤声笑道

    “这就是你的无知了,你难道不知道朝廷已经通过禁军轮边的制令,将来这些京军,都要轮防边关练兵的。”

    “那位梁开府的风评可不好,成都时人称鬼愁,到了长安人又叫他梁剥皮,奉命进军河北后,又变成了梁绝户,据说他说过之处,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权显之家,无不破家失产。据说这位到了襄阳后,号称半城冠盖里的杜家,不但失却一大半家产,还分成了几个小宗”

    “那又如何,乱世之军,哪个可以独善其身的,安西诸军还抢过官库,河东军为催要粮饷吊打过太守和县令,河北军还洛阳屠城,连朔方军也曾经强取大户就食过,

    “起码龙武军五十二条十七斩的军纪,算是令行禁止好的了,只对高门大户有所作为,还未听说过贫民百姓下手的。”

    “龙武军中,以龙武将军梁开府善于运筹大局,每每发敌于先机,能治军用人,建军定制,练兵营造,无一不为世人侧目,至今依旧少人可及,据说还师承开国名门,博通旁类,能够以一己身开宗立学数门,为旷世罕见,时人多称颇有武侯世之风,

    “次者为,龙武中郎韦韬,文武兼全,胜任多能,心思周密,号称上马能陷阵,下马能治军,虽然战绩少,却是众所信服当仁不让的二号人物,人称万事无优小韦将军,主将多不军中,皆由其主事。”

    “再者,右率中郎将高适,乃是大器晚成的另类典范,早年以文入幕历侍哥舒老帅,兵法武略之见地和阅历是资深,但自从加入龙武军后,才开始展现出另一面带兵打战的本事,据说这位人称高军侯的老将,与边军出身的副将郭石头,一攻势绵长,一守入磐石,被号称做铁柱磨盘的极为难缠,虽然不以快战速决见长,但往往只要被他们沾上就很难以脱身,要么如壮士断腕般果决舍弃接触,要么就如被卷入磨盘的豆子,绵长力厚的缠战中,缓慢而坚定的被一点点碾碎。

    “左率中郎将卫伯,为边军世系,自幼习于军旅,弓马军略娴熟无比,之前守散关以一马军将,常率孤师轻略敌境,如入无人境,终扶风一场守城之战,打的名动天下,安逆五子出身的精兵悍将轮番上阵,竟然城下阻挫数月,打的筋疲力。”

    “然后是四大长史,。”

    “龙武军一府三率四长史,五骁六曹十郎将,还有那些中军的参军团、士官团,随营军校,见习学军团、战史研究社,青禁会、。还不算那些个人幕府下的九僚十三友的属员、十数名目下的参事组、书记团。人才汇粹,鼎盛一时。

    “关键的是,相比那些老帅宿将,他们都足够年轻,未来才大有可期啊。”

    我听的目瞪口呆,什么时候龙武军已经被传成这副德行,如果这些家伙如果不是专门有用心研究,就是别有用心的人派来散布的。

    我轻轻看了一眼附近凭栏边上李酒鬼的表情,似乎一无所觉,捏着个高度酒壶,一口接一口的灌十分惬意,好象世上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打动他一样,心中不免微叹了口气。

    而那些学子显然喝的高了,话题一转居然已经到了供奉他们这些人的永王。

    “我们这里,空谈许多又有什么用。还是多报效王上,谋得眼前为好。”

    一个兴意懒散的声音

    “报效王上,”一个声音哼哼了两声“实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

    “可咋们那位王上,国难至今,可曾见过叛贼的一兵一卒,不过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屯兵积谷练军收粮,待到大军有成北上,恐怕敌患哪里,还是个问题。”言语中竟然颇有点非议。

    “够了”

    “小赵。你喝多了”有人呵斥到。

    “我没醉,。只是,这永藩真是我等的久安之地么。”

    他这话,只是招的一片沉默和寂静,仿佛一时间大家都醉倒了,只剩下江流风动,摇撸的声响。

    我只是再次嘿然,这些家伙中也有托啊,只是不知道是谁派来的。看来想挖永王墙角的,可不止我一家。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我也多少明白一点,对于永王的作为,这位酒鬼老先生未必一无所觉,多半只是却于人家礼遇隆重的,抹不开这个面子,不好轻易离弃而去。严格说永王除了很少让他参与一些核心机要的东西外,对他还真是仁至义,予取予求,恰恰抓死了这位大酒鬼的软肋。这位老先生虽然骄傲,但将信义看的很重。

    突然一只小船箭一般的划过来,拦了大船的航道上,船头一名亲事高喊道“王上回府,有事急招”

    ,本站地址:

第二百八十二章 来自西方的游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