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幻之盛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羌[2/2页]

    今达汉中的便是来自吐蕃高原,常年镇守唐吐边境的松州兵二千,兵虽不多却甚精悍。

    我检点诸军时,远远就瞟见了,旌旗林立中,尤为显眼的羊头旌和各色造型古拙的黄羊旗,顿时一楞,想起个一个崇拜羊图腾着称的古老少数民族——羌族,便唤了负责接洽调度的掌书记,

    “这是羌人吗”

    “回大人,这正是潘州的山羌”

    “山羌?”

    “所谓之山羌……”

    而所谓的山羌就是相对生活平原低地“逐水草而居牧猎”的平成羌而言,高原升降区缓冲山地

    “依山居之,垒石为室、耕猎为生”的羌部。诸如效力于青、塘之地的振武军、龙城军中,就有属于平成原。羌的乌头羌、白河羌等,则是出色的马军。

    这些都属于内附唐朝治下,受汉化影响的东羌。

    另有藩附唐的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羌、附国等所谓的域外羌,又称做西羌。

    那掌书记姓魏见阅丰富,颇是健谈,见喜于上,另言一些羌族典故。

    果不出所料,那是来自潘州的羌兵赤斗营,士卒高大健硕,高原常年日照特有的古铜色,从头盔后露出异样的发式。小辩纠结的发髻,那掌书记说,这支是属于潘州境内山羌诸部中的赤斗羌,善攀越而长于崎岖,顶出色的山兵。

    据说这些山羌兵与大唐另一支同样出色的山地兵——高丽营的绵密善守相比,擅长于短战突击。不由我心下凛然,这不就是传统的山地步兵了。

    “这么说来,这效力我朝的羌军还不少了”我心中计较起来。

    这羌族可是中国古老的,和汉族共存的历史悠久,而被同化却没有被消灭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了,分支和氐族繁多,据说是高原藏人和彝族的祖先之一。远可以考证到轩辕黄帝时代。

    “正是,据说汉时便马伏波平羌,收其部为兵,为时已久了”

    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光武中兴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马革裹尸的典故便由他而来。

    “我朝亦以松、茂、汶、理、黑水、马尔康一带置有松、茂、当、悉、静、拓、恭、保、维、乾、霸、翼、真等正州和一些羁縻州,大多以当地羌人为刺史”。

    他瞄了我身后一眼,又小声的说,“便是如马军别将解大人,亦属祖上羌裔,这解姓,就来自北朝时,河湟马兰羌众大姓之一的獬律氏,分姓变音为解。”。我看了解思一眼,听了这言语平静无容,也没否认。

    便呼唤了领军的都尉过来,一身铁铛星天甲,看发式也是个羌人。

    “松州军文川城三镇果毅都尉潘柘失,参见军上大人”他的汉话说的很好。

    ,本站地址:

第六十七章 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