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中枢换人以工代赈[2/2页]

    一开始,突厥人反抗的很激烈。但是,手无寸铁的他们,面对大唐士兵,结果不言而喻。

    在杀的人头滚滚之后,剩下的突厥奴隶老实了。

    乖乖的干活。

    温彦博道:“陛下在前面等你,我先回去,组织妇孺前往织工厂房帮忙。”

    物尽其用,男人修路,女人可以织布。

    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做法,女人们在织工厂房学会运用新式织布机以后,她们有条件的可以在家里造一个出来,如此一来也能织布换点粮食,普及新式织布机。

    “温尚书请便。”

    温彦博走后,杜如晦整理衣襟,走到亭子中。

    “臣参见陛下。”

    贞观皇帝抬起头,露出年轻而英俊的脸颊。

    “克明,朕是微服而来,你称呼我公子便可,坐吧。”

    “谢陛下呃,谢公子。”

    杜如晦坐下后,看着贞观皇帝,问道:“公子,先前臣与温尚书巡查水泥路时,有一事不解,请教公子。”

    “说。”

    “为何要在水泥路旁留下宽三丈许的空地?”

    “原来是这件事情。”李智云问道:“克明可知秦轨?”

    杜如晦思忖片刻,言道:“公子说的是驰道?”

    “不错。”李智云道:“不过,我不用驰道,用的是轨道。待将来条件成熟,会有一条专门供马车赶路的轨道,车轮契合轨道,无使之偏离路径。轨道以水泥浇筑,精铁铺就”

    待李智云洋洋洒洒的说完后,杜如晦提醒道:“陛下,精铁贵重,只怕”

    “所以,我才说条件成熟嘛。”

    “原来如此。”

    李智云想的,自然不只是马车轨道,他真正准备的是火车轨道。现在太原挖煤的突厥奴隶越来越多,煤炭开采量也越来越大,燃料条件已经步入正规。

    他怎么可能不准备火车计划呢。

    只不过,要想把蒸汽机搞出来,并应用到火车上,最低保守估计也要三四十年,否则绝对不可能。

    但是不要紧,李智云觉得自己在位的时候,应该能把这一切布局完成。

    “对了,那些突厥人的尸体,你们焚烧了吗?”

    “烧了,全都已经掩埋。”

    “很好。”李智云道:“必须烧掉,否则容易滋生瘟疫。”

    “是。”

    顿了顿,李智云笑着道:“还是你和薛收在身边,我才能真正放心呐。”

    杜如晦会心一笑,眼中露出感激之色。

    皇帝到底还是更信重他们这些潜邸之臣。拿他和薛收来说,直接从地方空降成宰相。

    虽说,他们也是按照程序走的,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但是皇帝这般的信重,还是让杜如晦十分感动。

    便在此时,一女款款而来,奉上茶水。

    “左仆射请用。”

    杜如晦抬头看见来人,旋即低头拱手,“谢长孙夫人。”

    来人不是别人,乃是秦王妃长孙氏。不过嘛,现在皇帝身边的近臣,都称呼她为长孙夫人。

    文学网

    wa

第三十四章 中枢换人以工代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