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长安小学开办[2/2页]

    于是,那个人不说话了。

    因为,那个人是御史,只是例行跳出来找找存在感。他可不想惹得太子不痛快,给自己找麻烦。

    唐时,女子地位并不低,在外抛头露面的也大有人在。只不过,男女终归有别。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李智云才决定中学的时候分为男校和女校。

    当然,李智云对女校也没什么期待。

    因为他觉得,大部分的人只怕不会允许自家女儿一直学习。按照大唐的习惯,进入中学的女孩都在十岁以上,只怕等中学一毕业,就会订婚。

    很快,时间来到二月。

    务本坊,国子监所在地。

    昔日的四门小学换了个牌匾,写着‘长安小学’四个字。听说这四个字是太子殿下亲自题的。

    够逼格!

    陆德明和孔颖达两个老头,一左一右的站着。

    不少显贵带着孩子来入学,也有人找陆德明和孔颖达套近乎。不过这俩老头光顾着低头看着入学登记表,很少理会旁人。

    倒不是入学登记表多新颖,而是这张表格,用的纸张是宣纸。

    在陆德明看来,太子殿下纯粹是有辱斯文,糟蹋东西。这么好的纸张不写诗写文章,居然用来做什么入学登记表,浪费!

    好在,家里还有二十斤宣纸,算了算了。

    正在他可惜纸张的时候,耳畔听见吵闹声。

    “什么,九岁的孩子你们都不收,你什么意思,看不起我张氏是吧!”

    “太子殿下有规定,只招收五岁到八岁的幼童,贵公子年纪已过,恕不能收容。”负责登记的老师回答。

    “我不管,今天你必须让我儿子进去读书。”那人开始撒泼。

    陆德明冷笑一声,走过去张嘴就喷,一个脏字不带,将那人喷的无地自容,灰溜溜的逃走。

    孔颖达看了一眼陆德明,微微颔首。

    不错,没丢咱国子监的门面。

    不多时,李智云也带着几个孩子来到现场。

    却见李承静、李顺儿、李如意三个孩子,穿的整整齐齐,都背着李智云特地让她们娘亲缝制的小书包。

    走上前,李智云和陆德明打了声招呼。

    “先生,那纸还不错吧。”

    “咳咳。”陆德明低声道:“多谢殿下赏赐。”

    宣纸这种存在,堪称文人最大杀器。

    事实证明,清廉的文人也可以收买,关键要用对方法。

    宣纸,李智云早已让工坊制作出来。

    旋即,几个小孩子上前,齐齐拜道:“见过先生。”

    “不敢,几位殿下请起。”陆德明赶忙扶起几个孩子。

    李智云道:“他们既已入学,往后学业上但有懈怠,先生自可罚之,不必有所顾虑。”

    “是。”陆德明答应。

    文学网

    wa

第八十七章 长安小学开办[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