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三十七计之负荆请罪,赵匡胤廉颇内部争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起来,张儁乂这一行,虽然身体上吃了一些苦头。
nbsp不过,也确实是不亏。
nbsp毕竟,张合这一行不仅达到了他的目的。
nbsp而且,他还非常运气好的触发了一个成就。
nbsp总归,这一行,对于张合来说,其实他还赚了不少。
nbsp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能够完成一个成就,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nbsp而成就奖励,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能力得到提升的最好机会!毕竟,总比战场上历经生死要安全的多!
nbsp只可惜,他这个成就,注定是浪费了!
nbsp“叮,张合完成成就负荆请罪,因张合为第四个完成此成就者,故无法拥有奖励。”
nbsp五子良将之中,暂且不知所踪的于禁和乐进不提,在张辽、张合、徐晃三人之中,张合的进度确实是最慢的一个人。
nbsp相比剩下人的激流勇进,张合也算是一名沙场老将了,但这么多年下来,因为性格因素,却硬是毫无寸进。
nbsp好不容易触发了一个成就,但却连这个成就的末班车都没有赶上。
nbsp在他之前,已经有过三个人触发过这个成就了。
nbsp第一个,那自然是大楚皇朝的项燕了。
nbsp当然,这一位现在坟头草的三尺高了。
nbsp第二位,那就是大乾皇朝官至郡守的陶启了。
nbsp这一位,那就是很典型的老谋深算的代表了!
nbsp而他的出现,也就代表着,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肖平安最为倚仗的左膀右臂之一的超级谋士同时也是他的黑手套终于到位了。
nbsp当然,随之到位的,还包括肖平安日后最为倚仗的一位将军。甚至,综合上来讲,甚至可以说是肖平安手下的第一大将。
nbsp这两个人,本来就是绑在一起的。
nbsp不过,算算时间,这位未来的第一大将,现在似乎好像还有那么一丢丢年轻。
nbsp陶启,他在大乾皇朝之中,名声不算差,但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nbsp大乾寒门出身,科举三甲及第,少年时义愤填膺,以一区区县令之身,为揭露上官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之举,三进道府,为此,弃官身,刑狱7年,狱中,饱受折磨,几经生死。
nbsp待到出狱之际,怎复当年风华正茂!
nbsp然,纵然如此,仍不改当年青云之志。
nbsp入皇都,敲金钟,告御状,然布衣之身,怎能告倒满堂权贵?
nbsp讽刺的是,三年之后,直到他意外成为了当朝宰执的乘龙快婿之际,方才有机会将当年的那一位郡守绳之以法。
nbsp更讽刺的是,那一位郡守正是如今当朝宰执的得意门生,如今宰相党的地方骨干之一。
nbsp曾经的他也是意气风发,不贪财不恋权,只是为了老百姓去伸张正义,但是他见识过太多的不公之事,逐渐也被官场磨平了棱角。
nbsp可就算是这样,在大乾官场中,陶启没有贪污一点钱财,一条云梦鱼也没有拿到过,就连官服下的衣服都是带有破洞,他无法做到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的他只能独善其身,因为他的气节都被磨平了。
nbsp故而,当朝宰执之婿,都已经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都还只是一个区区的郡守。
nbsp肖平安,他正是当年陶启担任县令之时所治理的那一县出身,那一年,20岁的陶启三进道府状告上官,15岁的肖平安和同乡的7位兄弟单刀护卫,一路上,几经生死。
nbsp而肖平安为了说服陶启相助于他,单刀赴会,重新唤起了陶启已死的心,重新唤起了陶启几乎已经被抹平了的那一份气节。
nbsp有了陶启的帮助,肖平安不过以五百亲卫几乎兵不血刃直下一郡。
nbsp不过,好景不长,大乾皇朝行军将军大将于冲领五万兵马来攻,陶启行负荆请罪之计,假意浪子回头,却将于冲骗入城中,等到于冲入城之际,城门的千斤坠突然落下,将于冲的五万兵马隔绝于城外。
nbsp而若干年之后,一代军事家檀道济着兵书《三十七计》,这负荆请罪之计,赫然位列其上,成为了三十七计之中的最后一计。
nbsp“陶启完成成就负荆请罪,奖励其随机两项属性永久加一,陶启基础智力值永久加一,基础政治值永久加一,当前陶启基础属性永久上升至.......”
nbsp“肖平安完成成就单刀赴会,奖励其随机两项属性永久加一,肖平安基础智力值永久加一,基础统帅值永久加一,当前肖平安基础属性永久上升至.......”
nbsp同样是完成成就,肖平安的奖励就不如关羽了,毕竟,单刀赴会这个成就,关羽在之前已经完成过一次了,他才是第一个触发了这个成就的人,肖平安不过是吃了关羽的残羹剩饭。
nbsp第三位,那就是历史之中这个成就的当事人廉颇了。
nbsp只不过,这一次,廉颇负荆请罪的对象并不是蔺相如,而是换成了其他人。更为确切的说,是换成了赵匡胤。
nbsp廉颇植入的身份是赵奢与赵胜之友,而关西廉氏,虽然并非是顶级豪门,可是,也绝对不是什么小门小户。
nbsp廉颇初入军中,因为赵奢与赵胜的关系,一进来之后的起点就不低。
nbsp而恰逢他入军中的时候,刚好撞上了赵长风和赵匡胤父子,对付靖王的时候。
nbsp大战之际,对于他们这些名将来说,却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nbsp廉颇出山后的第一战,虽然也一大把年纪了,可是,在第一战之中却崭露头角。
nbsp赵匡胤与赵长风采用避实就虚之计,以小股部队吸引敌人的主力,但真正的主力却绕道而行。
nbsp靖王这边的人在最后一刻虽然发现了赵长风和赵匡胤的阴谋,果断调集兵力掉头回返,准备截击镇西军的主力。
&nb
第1009章 三十七计之负荆请罪,赵匡胤廉颇内部争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