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龙门之议(4)[2/2页]
在此,或许有人会认为诸葛亮对于曹操太过于偏见。毕竟曹操是有野望,但马纵横却也不见得比曹操好到哪里去。其实这在本质上有着天壤地别的区别。
首先,之后的曹操,挟天下而令诸侯,假借天子之名来扩张势力,并且更有一种‘宁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态势。而马纵横却与曹操不同,他的势力却都是依仗着自己与其麾下文武的努力而得到的,而见到马纵横后,诸葛亮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马纵横那可愿为苍生牺牲一切,背负骂名的决意。由此可见,马纵横要比得曹操真率许多。
再说,却又看看马纵横以及曹操对他的态度。马纵横早年前便是苦诚相求,甚至不顾伤势在卧龙山庄待了好长一段时间,大有不见到他便不肯离去的势头,最后还是因为兖州局势不稳,不得不离去。可就算如此,马纵横还是不肯死心,临走前还是诚心能够相见。而他诸葛亮当时却是无情拒绝。但到了今日,马纵横见到他后,依然怀有恳诚,并且马纵横还以震烁古今,纵数千年后亦无人能及来形容他的才能。如此评价,却看古今,无人敢在任何一个人身上用到,可马纵横却一副信心倍足地说了出来。
而其实,早在那一刻,诸葛亮的心便有所动摇了。
毕竟士为知己者死,马纵横对诸葛亮的态度,若是换了任何一个人,定然不惜为其死上千遍万遍!!
脑念电转后,诸葛亮不由笑了笑,忽然觉得自己无比的庆幸,并叹上苍对他不薄,等了如此多年,终究还是遇得了明君。
其实,诸葛亮当时早已准备了言辞来反驳马纵横,但却又有一些于心不忍,并且期待。
毕竟想当初,姜子牙直到七旬有二,才等得姬昌愿者上吊,并最终助得姬昌推翻了商纣。诸葛亮很清楚,投主不能急于一时,时机才是更重要的。当然诸葛亮却也明白,姜子牙其实等的却也并非仅仅姬昌,同时他还在等商纣失去民心,天怒人怨,此时贤主若现,自能纠集天下俊才,齐心合力,以仁义讨伐商纣,故为仁者无敌!
而诸葛亮却也很清楚,其实眼下时机以至,天子驾崩,奸臣乱道,战祸横生,生灵涂炭!这时正需一个心怀天下苍生的君主,扫荡九州,一统河山,还以太平于黎民百姓!
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龙门之议(4)[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