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风起南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东亚形势复杂化[2/2页]

    七月下旬,大洋帝国联合舰队以六艘尊严级主力战列舰为核心,率领六艘“泰山级”重巡洋舰,前往台湾海峡海域巡航。

    大洋帝国这一举动,令东亚地区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化。

    这样突然产生变化的地区形势,让处于劣势的沙俄帝国欣喜若狂,立刻做出了反应。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致电大洋帝国皇帝罗霖陛下,公开地提出了结盟要求:

    沙俄愿意与大洋帝国结成亚洲联盟,共享东北三省利益,双方共同击败日本,瓜分肢解日本列岛。

    双方战后共享胜利果实,这其中包括日本在朝鲜的利益,可以完全让大洋帝国。

    这是对大洋帝国的一个邀请,邀请大洋帝国进入东北三省共同作战,许下的承诺也是非常诱人的。

    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说实话,大洋帝国皇帝罗霖陛下真的动心了。

    但是理智很快的告诉他,如果和大英帝国为首的国际秩序硬顶,最后的结局必然是惨败。

    而且,沙俄老毛子一向贪婪成性,以撕毁合约著名于世,向来是没有信誉的代名词。

    对于这一点,罗霖心知肚明。

    大洋帝国永远不会为沙俄帝国火中取栗,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打的一手好算盘。

    沙俄希望借重大洋帝国强大的海军力量,联手击败日本联合舰队,至于没有后援和补给的日本登陆军,沙俄帝国有信心自己解决掉。

    虽然在日俄战争上,日本陆军占据了相对的优势,但是沙俄陆军主力尚存。

    双方鹿死谁手?还未见分晓。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只不过是大洋帝国皇帝罗霖陛下与英国人讨价还价的筹码。

    罗霖绝不会插手日俄战争,大洋帝国做出的动作目的有三:

    一是干扰日军迅猛的攻击动作,给沙俄巩固旅顺防线,调集援兵争取更多时间。

    事实上,这样的目的已经达到。

    沙俄守军连续的遭遇惨败,终于让他们清醒了一些,迅速的向旅顺北方堡垒区域调集援军。

    截止八月初,沙俄北方增援军队陆续抵达旅顺外围阵地,人数达到了86000人,火炮达到了1100余门,均比原来的历史上翻番。

    日本第一、二、三、四军面对的是比历史更加坚固的沙俄防御线,人数翻番的守军,必然要付出更多血的代价。

    二是为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台湾的发飙寻找理由,现在日本人把理由送上门来了。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有问题吗?

    一点问题都不会有。

    三则是通过以上的动作,为自己敲诈一些好处,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那么安抚一个不好惹的帝王总应该花些代价吧。

    这个没毛病!

    要说真正的参与战争,大洋帝国远远的没有准备好,上一次为了备战东印度群的战争,大洋帝国准备了两年多时间,从军事装备到人员训练乃至于作战计划制定,各方面的战争准备工作周密充分。

    而今,什么都没有。

    上面所有的花招,包括国内和国际舆论的爆炸性新闻,都是刻意为之的,虚晃一枪掩人耳目的。

    英国人可是没有什么节操的,他们是纯粹的利益动物。

    如果日本被沙俄和大洋帝国联军击败,不排除英国恼羞成怒之下,挽起袖口亲自下场的严重后果,这个严重后果大洋帝国承担不起。

    也许英国人拿沙俄帝国没什么好办法,可是对付大洋帝国这样的海洋国家办法多多。

    英国纵横七海的皇家海军舰队是无敌的存在,他们可以轻易击败大洋帝国联合舰队,切断大洋帝国海洋贸易,让整个大洋帝国经济变成一滩死水,后果极其严重。

    俄国人的开价很快的传到了英国人的耳朵里,正在印度访问的殖民大臣张伯伦受伦敦的委托,作为英国政府特别代表赶赴马尼拉,亲自拜见大洋帝国皇帝罗霖陛下,当面传达伦敦的意见。

第278章 东亚形势复杂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