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祖盖尔岛[2/2页]
罗勇的本事,决不差他们一分。
环顾周围
祖盖尔岛上的要塞建设已经进入了尾声,巍峨宏大的要塞群仿佛三个巨兽,顺着祖盖尔山从上到下依次排开。
相互之间有高达六米的坚固城墙连接,形成整个的要塞体系,高大坚固的堡垒看起来震慑人心。
整个要塞,从海拔450米一直到海拔100米,绵延十多公里,像一把利剑从东至西横贯整个祖盖尔岛。
要塞以硕大的巨石垒砌而成,城墙中间使用坚固的夯土,宽达五米,可以行驶重型卡车,要塞面向海边主航道一侧,是厚达一米五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外面覆以钢板。
这样坚固的堡垒,380主炮都无法轰开,可谓是固若金汤。
要塞的主炮台上,装备着305和280重炮,黑洞洞的炮口直指红海主航道方向,粗大的炮口可以容一个瘦小的孩子钻进去。
从下往上看过去,林立的炮口和史前巨兽一般的坚固要塞,让人油然而生一层鸡皮疙瘩,绝不敢轻易尝试,突破这一层要塞防御。
这需要多少的重型战舰向里面填
根本就是一个喂不饱的战争巨兽,更何况后面还有小哈利什群岛的4号要塞炮台和大哈利什群岛的5号、6号要塞炮台,让人根本升不起反抗的心思。
海拔最低的1号要塞炮台,距离海平面不到100米,这里距离祖盖尔岛码头广场最近,中间有深达四米的壕沟隔绝,只有一处六米宽的石桥可以通行。
祖盖尔岛码头停泊了不少货船,在码头不远的10平方公里范围仓储区,盖起来大大小小的仓库
这一片海拔30多米的仓储区,作为大洋帝国向欧洲和非洲地区中转仓库区,现在的生意非常兴旺。
从远东和大洋帝国以及印度万里迢迢而来的远洋货轮,在这里卸下转运到非洲和西亚的货物,再装上当地的特产后,请往欧洲。
远道从欧洲来的远洋货轮反之而行,甚至有些远洋货轮,把祖盖尔岛当成了终点站,在这里卸下货物,带上返程的货物返回,大大的提高了远洋货轮的效率。
用不着带着一半或者13的货物,继续进行遥远的航程,让那些返程的远洋货轮带回去就好了。
得益于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中转贸易和远洋货轮返程的的空舱位,在这里成为交易的手段,让转口贸易兴盛的开展起来。
仓储区各种卡车来往穿梭,把大量的物资运送进仓库,或者把大量的物资运送到码头货船上,转口贸易兴旺发达。
这里也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转口贸易区,兴旺的大洋转口贸易,让这里的仓库区炙手可热。
在海拔更低的地方,有一座占地两平方公里的小镇,这就是祖盖尔镇,目前,正常居住着13000多居民,其中有3000多人都是卖春女,而且生意都不错。
这个不大的小镇,竟然有60多个酒馆,超过200家饭店,还有100多家转口贸易公司,每天大量的钞票进账,赚得不亦乐乎。
作为欧亚货物交流咽喉要道,这里每天经过的大量货轮和转口贸易,十分兴盛发达。
远洋货轮从印度和南洋地区一路航行月余,抵达红海咽喉要道祖盖尔岛,水手们自然希望下来喝上一杯,找个女人快活一下,这也是题中之义。
(最后一次呼吁读者朋友们热情支持。
作者葡萄君再一次呼吁喜欢这部作品的朋友们,多花费一点时间,热情把宝贵的推荐票投给新书《一灯如豆》,作为支持这部作品的实际行动,给作者增添无穷的力量。
追着看这本书的朋友们可能也看出来,葡萄君并不擅长与一直拉票,最近半个多月连续不断的拉票,让我感觉到很疲惫。
昨天新书《一灯如豆》的投票结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两百张推荐票。
这是一个危险信号,每一次喊票只能管两天的时间,实在对不起作者葡萄君付出的辛勤劳动。
昨天坐在书桌边,整整码了十个小时,给《重生之风起南洋》码出四个章节出来,新书《一灯如豆》一个字都没有写,按照写作计划,今天全天写作新书《一灯如豆》
这是最后一次向朋友们呼吁,以后作者葡萄君不会再写题外话了,对新书《一灯如豆》支持力度不够的话,这本书会果断的停止更新,不在浪费大量的精力。
不会有说明,也不会有解释,敬请大家理解。
新书《一灯如豆》眼看着面临新书推荐资源,需要大量的存稿爆发,在这种时候,作者葡萄君依然坚持持续更新《重生之风起南洋》,这源于你们毫无保留的支持,令人感动。
当没有推荐支持的时候,这本书也没有签约希望,就没有更新的价值了,谢谢大家的理解。
是否持续更新,取决于热情读者们的支持。
言尽于此。不再赘述。)
第256章 祖盖尔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