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战略机遇[2/2页]
这一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去世。
这一年,古巴独立了。
这一年,美国决定开凿巴拉马运河。
这一年,俄国与清政府签署了中俄《交收东北三省条约》,俄国同意从东北三省撤军,旋即反悔,日俄战争已不可避免。
这一年,菲律宾击败了德国荷兰舰队,占领东印度群岛大部。
这一年,美国威廉麦金莱总统遇刺身亡。
这一年,美国卡迪拉克汽车公司成立,罗氏投资公司占股23,是第二大股东。
回顾这一年发生的事情,罗霖确定了下面工作的要点。
首先,派出外交使团分别访问俄国,给英国人和日本人制造一些麻烦。
用行动表明菲律宾并不是没有能力给他们制造麻烦,他们必须正视菲律宾的实力,并且给予应有的尊重。
否则,菲律宾将会作出强烈反应,给他们制造巨大的麻烦,势必伤及他们的根本利益。
必须要正面应对德国人的战争叫嚣。
显然,必须要让那个疯子皇帝威廉二世清楚的知道,如果是真疯,你就可以发动战争。
否则,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罗霖的目光在世界地图上梭巡,最终在东非洲之角的位置停留了下来,目光久久地没有离开。
这个位置赫然是后世海盗猖獗之地~索马里。
只要控制了这一片地方,疯狂的德国威廉二世即使要开战,远征舰队也只能从南非的好望角绕过来,筹备工作更加繁琐,这就赢得了大量时间。
否则,菲律宾联合舰队在亚丁湾,就可以把德国远征舰队击沉。
命运的咽喉,决不能掌握在任何人的手上,哪怕是盟友也不行,必须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现在索马里这一片广阔土地,英国殖民者占据了北部不大的一块海边港口柏培拉,他们只需要港口,对内陆大片荒芜贫瘠的土地没有任何兴趣。
法国入侵了索马里西北部靠近吉布提一片地区,剩下的十分之九地区属于非洲部落自由栖息之地,在这边广阔的贫瘠土地上,分布着数计百计黑人部落,人口约三十余万。
索马里这一处东非之角,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位于遏制苏伊士运河与亚丁湾交汇的核心地带,进可以控制大西洋和印度洋通道,退可以影响整个中东战略形式。
整个索马里地区海岸线长达3200k,面积67万平方公里,这一片土地没有什么自然资源,外国殖民者看不上这里。
罗霖知道,索马里半岛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遏制亚洲和欧洲贸易交汇咽喉要道,重要性不逊色于苏伊士运河,因为这一片非洲半岛深入中东,距离也门隔海相望,位置实在太重要。
只要掌握这一片地区,就能够遏制住苏伊士运河,并且能够控制以后中东地区的油管龙头,并且迫使德国远征舰队绕道非洲好望角,航程增加1万多公里,风险更大。
索马里与苏门答腊岛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没道理马六甲海峡北边的新加坡,可以控制马六甲海峡,南边的苏门答腊岛不可以,区别仅在于英国海军实力的强大,可以保证他们的话语权。
拥有强大海军舰队的菲律宾,占据了苏门答腊岛以后,就牢牢控制住了马六甲海峡。
同理,英国人控制了苏伊士运河,掌控了这条东西方贸易交汇的核心要道。
占据了索马里地区之后,菲律宾联合舰队也同样可以做到,实际上,在这个地区任何行为,必然会触动英国的敏感神经。
然而,这也是获取这片土地最后的机遇,一旦失去不会再来。
罗霖考虑再三,籍着防御德国远征舰队的机会,英国军队陷于布尔战争的泥沼,元气大伤之际。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这一片土地彻底占据下来,作为菲律宾国际影响力深入到非洲大陆的桥头堡,形成真正的远洋珍珠链战略,将国家的战略影响力深深地嵌入非洲大陆。
罗霖心中考虑,这件事即使威胁又是机遇,搞不好还能捞一笔,总的来看收益大于风险,也是最后的机遇了。
正好,借由这次危机,把非洲索马里这一块地方拿下来,为自己的全球战略谋划补上重要的一块短板。
看来,需要给暂九师找点事情干了,罗勇(暂九师师长)这小子现在急得火上房了。
菲律宾政府理由是现成的:
防止德国远征舰队从苏伊士运河打过来,未雨绸缪。
实在要过来也可以,苏伊士运河这条路不通,哪怕英国人放过来,在索马里北方红海海域,也有一场海上决战。
德国远征舰队如若从南非好望角绕过来,3万海里的航程足够他们在海上飘大半年,多出大半年时间准备,在美国订购的战列舰陆续回来,加入菲律宾海军行列,联合舰队的实力就会翻番的增长。
防范德国人。
这个理由英国人也得捏着鼻子认,因为他们的黑历史就在前面:
几个月前,德国从欧洲远道而来的三艘战列舰,就是从苏伊士运河过来的,英国人竟然连个消息也没露,令菲律宾生生的吃了个大亏,到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妈蛋!
两个人合伙做生意,英国佬不地道在背后捅刀子,特么以后谁敢相信你?
第213章 战略机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