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风起南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只为出口气[1/2页]

    罗霖和哈特皮尔森和的交流非常愉快,双方经过几天的商讨,初步定下来新型战列舰的战术指标。

    罗霖定下的战术指标,实在是很任性。

    他的选择令哈特皮尔森无奈,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之所以这么选择,只是为了压过日·本海军舰艇一筹,

    无它,只是为了出心中的一口恶气而己。

    在这个时代,战列舰的指标是由火力,防护和速度三个最重要指标组成,各国对于作战要求不一样,在这三项重要数据中有所妥协和取舍。

    英国即将横空出世的无畏级战列舰,使用五座双联装主炮塔

    标准排水量18100吨

    满载排水量21000吨。

    装备十门305主舰炮,

    四台大型蒸汽轮机,18台燃煤蒸汽锅炉

    航速达到21节。

    这是因为英国海军的目标就是制海权,所以,无畏战列舰18000吨的排水量,他们采用了大口径重炮,也获得最大的火力,由此带来巨大的威慑力。

    在这个时代,“无畏级”战列舰出现之前,寻常战列舰的航速最高只能达到19节,平均航速只有145节,无畏战列舰21节的最高航速已经是革命性突破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它可以用20节的高速度狂奔13个小时以上,这个数据非常优秀。

    真是一款速度快,火力猛的跨时代战舰。

    罗霖知道,德国紧随着就建造了自己的无畏级战列舰,被命名为“拿骚级”。

    德国“拿骚级”战列舰指标为:

    满载排水量21000吨

    六座双联装主炮塔

    装备280主舰炮12门

    装备12门150副炮

    装备16门88速射炮

    航速20节

    德国之所以采用口径较小的十二门280主舰炮,并不是希望和英国海军在大西洋上争雄,那样无异于天方夜谭。

    目的还是在于狭窄的海峡地带防御,双方战列舰短兵相接的时候,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投射更多的弹药火力,给英国海军造成重创,不能够对德国海军逼迫过甚。

    实际上,这样的打算也落空了。

    战争爆发以后,狡猾的英国海军直接封锁了海峡,根本就没有进入海峡内作战,牢牢的把德国海军困死在里面。

    此乃后话

    英国和德国的无畏级战列舰。都不是罗霖想要的,他想要更强大的战列舰。

    最后确定的建造方案,是接近于后世德国凯撒级战列舰,这是一级八年后出现的无畏战舰,综合实力极其强大。

    菲律宾海军新型战列舰

    满载排水量27000吨

    五座双联装主炮塔

    前后各两座双联装305主舰炮塔,两座烟筒位置中间,再设立一座双联装305主舰炮塔。

    装备305主舰炮十门

    装备150副炮16门

    装备75快炮20门

    装备四台新型“蛮牛牌”大马力蒸汽轮机,最高航速26节。

    这一型战列舰最强的地方就是防护和速度,以27000吨的满载排水量,火力和英国的18000吨战列舰一样,不能不说主舰炮火力弱的可以。

    这一款新型的战列舰,多余的排水量用在了大量的穹形装甲钢带上,水线以下的水雷防护装甲钢带,以及主炮塔、弹药库和司令艏楼等处。

    这些重点的位置反复加强装甲,既使305的炮弹直接命中也没问题,真正是丧心病狂。

    罗霖敢这么做的底气就是四台“蛮牛牌”蒸汽轮机,他们可以爆发出整整5万匹的马力,比英国的无畏舰动力高出一倍,这再次验证了一句话:

    只要站在风口上,就是猪也会飞起来。

    这样的战舰设计,令哈特皮尔森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要求,单单是装甲防护钢板所用的钢材重量就达到8600吨,比英国的无畏战列舰装甲带重量整整高出3600吨,什么样的战列舰火力能把他打穿?

    显然,在体现战列舰实战能力的火力,防御力和速度三要素中,罗霖选择了后两者。

    以新型战列舰满载排水量27000吨的体量,火力和18000吨的英国无畏战列舰完全一样,多出来的排水量,几乎大半加强防御能力,这就是个超级强的乌龟壳,远远超过了实际需要。

    还有就是,菲律宾海军这一新型战列舰,比大多数巡洋舰都快的速度,最高航速竟然达到了26节,简直丧心病狂。

    任何战列舰以下的军舰遇上它,将会是一个无解的噩梦,火力没有对方强,破不开对方防御,跑又跑不了,这种坐以待毙的感觉,实在太痛苦了。

    同样的,这样的战列舰设计,在双方战列线对轰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为了保持战列线,速度的优势肯定发挥不出来,火力也没有出奇之处,唯一的特点就是:

    特别扛揍。

    以哈特皮尔森这样设计师的眼光来看,罗霖要求的战舰设计,只能反应出一个问题,就是太浪费了。

第153章 只为出口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