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第一逆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3章[2/2页]

    李世民这么一说,其实是给了松赞干布面子。这可比说让他当附属的话要强,而且听起来也顺耳多了。但协议还是要那么签的,毕竟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大事。

    松赞干布连忙说:「唐王陛下,此次我见识到了大唐的强大,让我震惊不已。原来我吐蕃就是井底之蛙,以前是我太自大了。我心甘情愿成为大唐的附属,希望唐王陛下不要嫌弃。」

    李世民哈哈大笑,说道:「松赞干布,你有这样的觉悟,实在是难得。既然如此,那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以后你有什么困难,尽管向大唐开口,我们一定会帮助你的。」

    松赞干布又说:

    「那协议是如何?不知有没有拟好?」

    「来人,将协议拿出来。」李世民当下这么说。

    这便有人拿出了协议。

    松赞干布看了之后,觉得有点地方要改正。于是向着李世民提出了改正的点。

    李世民听后,沉思片刻,然后说道:「我理解你的担忧,我们可以重新商讨协议,让两国更加平等地合作。」

    松赞干布听后,心中略感宽慰。他知道,大唐王朝的实力强大,如果大唐王朝不愿意接受吐蕃的求和,那么吐蕃将面临灭顶之灾。

    「可以,我就在这大唐之中呆一段时间,咱们好好的协商一下。」松赞干布表示说。

    「正有此意,回头朕会让人与你一起,如果你觉得哪里不合理的,可以直接说,朕也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

    「是,唐王陛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两国代表进行了紧张的协商。他们重新审视了两国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双方的利益和需求。经过反复商讨,双方

    终于达成了共识。附属国协议的签订仪式在大唐王朝王宫的正殿举行。

    两国代表庄重地在协议上签字。协议规定,吐蕃成为大唐王朝的附属国,吐蕃需要每年向大唐王朝上供一定的资源,但大唐王朝也承诺将向吐蕃提供保护和支持,帮助吐蕃发展经济、文化和军事。

    签字仪式结束后,两国代表举杯庆祝,这标志着两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松赞干布对这个协议非常满意,他知道,这个协议虽然让吐蕃成为了大唐王朝的附属国,但也为吐蕃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他同意了李世民的提议,并在协议上签字。

    当松赞干布签下附属协议的时候,李世民心中大喜,他面带微笑地看着松赞干布,说道:「松赞干布,你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你的这个决定不仅对你的国家有利,也对我们大唐有利。从此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可以共同发展,让两国的人民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松赞干布的心中也充满了喜悦和感激,他恭敬地说道:「唐王陛下,我非常感谢您的宽容和理解。我知道我的国家与大唐相比还很落后,我希望能够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好好研究一下大唐的发展,学习你们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以便能够更好地建设我的国家。」

    李世民哈哈大笑,说道:「好好好,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松赞干布,你有这样的觉悟,实在是难得。你需要什么,尽管告诉我,大唐一定会帮你到底的。」

    松赞干布连连道谢,他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唐学习,让我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这时,李世民转头对房玄龄说道:「房玄龄,你去带着松赞干布四处转转,他需要什么,你直接与他对接。」

    房玄龄应道:「是,陛下!臣遵旨!」松赞干布和房玄龄一起走出了皇宫,开始了他们的探索之旅。

    此时的李世民看着他们离开,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少了吐蕃这个威胁,李世民自然感到轻松不少。这正是李世民所期望的结果。

    大臣们也十分识趣地向李世民道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他们之所以道贺,一是因为李世民成功地解决了与吐蕃的争端,避免了可能的战争风险。通过与吐蕃签订附属协议,李世民不仅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地位,还为两国的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这对于唐朝的发展和稳定是一个重要的成果,因此大臣们向李世民表示祝贺,以表达他们对李世民领导能力和智慧的赞赏。二是因为他们知道,李世民一直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此次与吐蕃的协议不仅使唐朝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战争,还为国家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和平环境。这对于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大臣们向李世民道贺,也是对他为国家所做贡献的肯定和赞扬。

    此时,长孙皇后走上前来,轻声说道:「陛下,如今吐蕃已俯首称臣,只剩下一个高句丽了。」

    李世民微微点头,自信地说道:「朕要将治理吐蕃的经验运用到高句丽上,相信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随后,李世民转头问长孙皇后:「皇后,你觉得朕这次处理得如何?」

    长孙皇后微笑着回答:「陛下,处理得很好。」

    李世民追问:「那你说说,好在哪些方面?」

    长孙皇后稍加思索,说道:

    「大唐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咱们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有效地保卫边疆安全。唐朝的军队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战术灵活,具备较强的战斗力。

    还有更加开放的文化政策,陛下采取开放的文化政策,鼓励文化交流和融合。以及灵活的外交策略:唐朝

    在处理边疆问题时,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这些可以让大唐变得更加强大。」

    「好好好,果然还是皇后懂朕的心思。」李世民大喜。

    确实是这样的,长孙皇后十分懂得李世民。

    知道李世民是怎么治理大唐的。

    而且她也参与到了治理之中。

    这对于大唐来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陛下,就是吐蕃那里……」

    李世民知道长孙皇后接下来想说什么。

    一定又是说关于吐蕃的事。

    所以呢,他不想听。

    「皇后,这事咱们就不要论了,就这样吧。」

    他一点都不想听下去。

    长孙皇后没有办法只能答应道:「那妾身先下去了。」

    既然他不想听,那她就没有必要在这里多呆了。

    于是,长孙皇后退了下去。

    李世民也没有阻止。

    而是看向了窗外。

    未来,天下大统,一切都将归于大唐,想想都觉得开心啊。

    那可真的是万国来朝了。

    距离上次的万国来朝已过了几年时间,李世民寻思着,要不要再来一次?

    所以,他当下决定,既然松赞干布都归附了,那要让其他国家知道一下,再来一次万国来朝。

    他一有这个想法,就想要做下去。

    于是,他叫来了太监。

    并且下令:「让附属国下个月十五,来大唐觐见!」

    「是!陛下!」

    命令这便传了下去。

    很快的,大大小小的国家近千个,他们纷纷派上了使者前往大唐。

    虽然大家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这种情况,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第2263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