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佣兵1929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93章 雷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之所以说是小苦头,是因为当时佣兵团需要运动游击的空间,不能大范围布雷,就只是让上百个鬼子在痛苦中死去,另外还有几十个鬼子当了太监而已。



    nbsp这次就不同了,近两千颗地雷就埋在镇子口前方不算很大的区域内,排列密度几乎是23米一颗。而且雷区的距离也不算远,正好在一分队机枪手和狙击手们的射程范围内。



    nbsp于是,就在鬼子们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以排山倒海之势冲来之时,在水田中、田埂上、公路上,突然就蹦起了无数涂着绿漆的“跳单贝蒂”。



    nbsp“轰轰轰……”



    nbsp只是一瞬间,日军的进攻队形中就出现了无数的火团,伴随着爆炸声的则是此起彼伏的惨嚎和哭喊。



    nbsp要说德国S型反步兵地雷主要是针对体型高大的欧美人设计的,所以跳弹的高度一般在90公分左右,只要身高超过1米7的人,受弹部位就集中在胸腹和胸腹以下。



    nbsp只是,这个时期的小鬼子平均身高也就1米5多点,典型的矮矬子,面对跳弹贝蒂的爆炸,大多就是变成胸部甚至是脖颈部位受弹。



    nbsp虽然侮辱性降低了,但杀伤力却是成倍增加。



    nbsp“地雷!”倔犟的真壁匠少佐惊恐地大叫起来。



    nbsp地雷这个东西其实在中日战争爆发后并不多见,主要是由于民国工业产能不足,国府军工署在抗战前几年主要集中精力生产步枪和手榴弹等武器,却未将地雷作为生产重点。



    nbsp其次就是国军上下对地雷的使用不够重视,也缺乏专业的工兵培训和足够的训练。



    nbsp要知道,地雷的埋设和引爆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还要跟步兵部队提前协同好,不然很容易造成误伤。



    nbsp而抗战初期的国军建制相对混乱,通信落后,根本谈不上什么有效协同。



    nbsp在淞沪会战时就出现德械师埋设的地雷被来增援的友军踩上的情况。



    nbsp所以地雷在抗战初期很少被运用,日军自然也就没吃过这方面的苦头。



    nbsp而此时的真壁匠再是真逼儿犟,也知道再盲目冲锋只会让手下士兵白白送死。



    nbsp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派出工兵排雷。



    nbsp只是,此时鬼子进攻队形已经有些混乱,就是想让部队撤下来都很困难。



    nbsp为什么呢?



    nbsp你想想,地雷又不是引爆器引爆爆炸,不被人踩中就不会爆炸。自然就有很多暂时幸运的鬼子就没有踩中地雷,已经深入雷区,而爆炸区域和更后面的鬼子则是全部趴在了地上



    nbsp。



    nbsp现在他们既然知道自己身处雷区,谁特么知道四周和刚才走过的地方有没有地雷,现在是前进不敢,后退也八嘎的心里没谱,都有些抓瞎了。



    nbsp但是可千万别小看这个时期的鬼子,基本的排雷技术还是训练过的。



    nbsp所以在鬼子老兵和曹长们的带领下,这些鬼子就将步枪上的刺刀都卸了下来,当做探雷针在自己身体周围戳戳点点,开始手工排雷。



    nbsp只是,真壁匠好歹算得上是个合格的大队指挥官

第1793章 雷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