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巧遇杨缁衣[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个藏宝人带来的是一沓信札。
nbsp听介绍说是民国时期“三沈”所写。
nbsp李羡鱼微微一乐,三婶,我还三叔呢!
nbsp随即他就知道自己又孤陋寡闻了。
nbsp所谓三沈,是指沈士远三兄弟,当年北平文化界的权威,和周树人兄弟齐名。
nbsp三沈,二周,二马说的就是他们。
nbsp藏宝人的自报价是15万,最后专家给出的估价是10万,很不错的东西。
nbsp最后一件藏宝则是一件民国时期的黄花梨笔筒,自报价是两万,专家却给出了4万元的报价,算是一个意外惊喜。
nbsp节目录制的断断续续,差不多花了三个多小时才终于录制完成。
nbsp当导演宣布录制结束的那一刻,早就等待多时的李羡鱼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nbsp后台。
nbsp三个藏宝人正在互相交流。
nbsp谢梓源有些羡慕的看着那件黄花梨笔筒,暗暗想着,他这件箱子怎么就不是黄花梨材质的呢?
nbsp折腾来折腾去才弄出个6000元的估价,媳妇天天嚷嚷着没处放,皮子还不太好保存。
nbsp这箱子确实是他在西京买的,不过不是几年前,而是几个月前。
nbsp拿回来他就去古玩市场咨询过价格,没想到转了一圈就没有一个出价高过2500的!
nbsp“也行吧,总算是没赔,赚3000也是赚啊!”
nbsp“就是不知道这玩意好出手不,好像没多少人有兴趣玩这种偏门的藏品。”
nbsp正琢磨着,敲门声响起,一个年轻人推开门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nbsp只见他目光随便一扫,便径直冲着拥有黄花梨笔筒的那个藏宝人走去。
nbsp果然!
nbsp“程老师,请问您这笔筒有意思转手吗?”
nbsp程毅摇摇头,他这不是想熬价,是真没打算在这个时候出手。
nbsp“3万5,程老师您考虑一下。”
nbsp程毅一愣,专家都给估价4万,你给我开3万5,是你有毛病还是我听错了?
nbsp“是这样的,程老师您要是一直关注这些鉴宝类节目就会知道,专家估价普遍偏高……”
nbsp李羡鱼昨天可是下了好多功夫的,什么抖音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全都刷了,看了好多有关鉴宝节目的评价。
nbsp没有上来就直奔目标这一招则是跟王西学的。
nbsp“我怎么听人家说专家估价都普遍偏低呢?”
nbsp“不过都无所谓了,反正我也没准备卖。”
nbsp程毅目光戏谑的看着李羡鱼,小子,以为我们只是普通的爱好者就好忽悠,你还嫩了点。
nbsp李羡鱼遗憾的摇摇头,转身对拿着“三沈”信札的老兄又照样来了一套,结果自然也是很干脆的被拒绝了。
nbsp他叹了口气,站起身好像就准备离开,忽然又转头看向谢梓源,
nbsp“谢老师,您这个手提箱呢?”
nbsp话音刚落,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下一刻,房门推开,一个胖乎乎的老先生当先走了进来。
nbsp几个人全都站了起来。
nbsp“吴老师您好。”
nbsp来人正是这期节目的嘉宾吴启明。
nbsp“坐坐,都坐。”
nbsp“参加节目的感觉怎么样啊?总体来说,这一次藏品的质量很高……”
nbsp老先生东拉西扯了一阵,最后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他看上那一沓“三沈”信札了!
nbsp两人互相试探了几句,那人就跟着吴启明几人离开了,应该是都有意向,另外找地方谈价格去了。
nbsp看到人终于走了,李羡鱼松了口气,刚想开口,没想到又有人来了,而且他还认识!
nbsp袁宴茹的妹妹杨缁衣!
nbsp“咦,李羡鱼,你怎么在这里?”
nbsp“我来看节目啊,你呢?看上什么东西了?”
nbsp李羡鱼有点心虚。
nbsp她应该不知道他和她姐姐的事吧?
nbsp万一她也看上了那个箱子怎么办?
nbsp至于杨缁衣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第二十一章 巧遇杨缁衣[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