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傅崧卿仔细一想,可不是么?
传统话里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那通常是发生在小城市里,一个小城市容不下两个铁匠铺,徒弟一旦出师,自立门户,就会抢走师傅的生意。但若是生产力足够高,做不完的活,师傅加上徒弟,活儿都干不完,自然是谁都不会饿死。
傅崧卿感觉自己又学到了点东西……
走到隔壁教室,这里是木匠师傅了,他正在教徒弟们打造一个弹棉花用的大木床。
傅崧卿把睛睛凑到窗户上看的时候,正好看到师傅在演示用新式弹床来弹棉花。
这一看,傅崧卿的眼光就转不开了。
弹棉花这事儿,谁不爱看啊?
一眼就上瘾!
傅崧卿眼光都移不开了,看着棉花在大弓的弹动下飞扬,不禁啧啧称奇:“这样弹棉花,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岳文轩:“傅大人,抓住重点!你应该关注的是,这一批木匠都学会制作这种弹床之后的事。”
傅崧卿猛地一醒,对呀!差点抓错了重点。
这一屋子新木匠,都跟着师傅学会了制作这种大弹床,那得制造出多少大弹床来?
岳文轩道:“这些木匠,会被城里的各个纺织工坊请去,帮他们制作大弹床。但是很快,城里的工坊就不会缺弹床了,整个城市的弹床饱和后,这些木匠就会散去别的城市,又在别的地方为别的商人制作大弹床,这项技术很快就会推广开来。”
傅崧卿:“别的地方没有大量种植棉花,也用不上弹床啊。”
岳文轩嘿嘿笑:“既然楚州适合种植,那气候与土壤与楚州相近的地方,都适合种植……大人仔细想想,一旦纺织技术提高,棉花需求量大增,那附近州县的农民会不会种棉呢?现在棉花的价格,比粮食高得多,许多原本种粮的农民,都会改为种棉。”
傅崧卿脑门一醒:“棉衣要降价了!”
岳文轩:“正解!实际上,楚州的棉衣早就已经降价了,大人仔细想想,刚才一路进来,街上的行人有多少是穿棉布衣服的。”
傅崧卿早就感觉到楚州百姓精神面貌不同,现在仔细一回想,猛然醒悟,自己进城之后看到的百姓,其中至少有一半是穿的新棉衣。与他在别的地方看到的百姓们大多穿着破旧的麻布完全不一样,所以才呈现出一种不同的精神面貌。
“棉花种这么多。”傅崧卿:“粮食就会种得少,能够吃吗?”
岳文轩又笑:“粮少了不够吃,粮食便会涨价。农民们一看到粮食又涨起来了,自然又会弃棉种粮,反正咱们北宋的新农作物,都是一百来天便会成熟,调整一下也不怕。这样的调整会使得农产品的价格不断地你涨我跌,你跌我涨,最后稳定下来。这就叫‘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当然,完全交给市场自己调节也不行,咱们官府也有‘国营农场,专门种农民们不愿意种的农作物,进行‘逆周期调节。”
傅崧卿“啊”了一声,虽然不是很懂这个新鲜词儿,但是他却大受震撼,官府居然专种农民不爱种的农作物?用来调整农作物价格?
他开始感觉到了,北宋的官员们,明显更懂内政,比起南宋那群官员强多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369章 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