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沙盘上的大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布衣封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公元1131年,四月,宫二娘子率领的大军,彻底平定了楚州下辖的各个县,但四月份这个时间,已经有点晚了。

    许多需要在二三月播种的农作物,已经来不及播种。

    在北宋军安民告示下,从藏身处出来的百姓,已经注定要错过今年的农业生产。

    这对于所有农民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新任知州颜承平也为此头疼。刚上任,正想大干一番呢,但上任第一年就有一半以上的农民来不及种粮食了,这怎么搞?

    幸亏岳公子早有准备,从胶东半岛支援过来的农学官们及时赶到,带来了新的水稻种子。

    这种水稻种子,可以在四月下旬,甚至五月初播种,农学官们将之称为“中稻”,一时之间,整个州的农民们,都在跟着农学官学习种植“中稻”。

    粮食生产一旦解决了,别的事情做起来就轻松多了。

    岳文轩又摸出了一批棉花种子。

    楚州,也即是后世的淮安,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棉花,在现代,淮安可是全国都有名的棉花种植基地!

    不过,北宋末年的时候,楚州的棉花还不太行,或者说,宋国的棉花还不太行。

    在北宋之前,棉花并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而是像树一样,巨高巨大,生长周期非常的长,致使棉花产量不高。

    直到草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草棉生长周期较短,130天就可以收获棉花,但此时它刚传入中国不久,还只有新疆、甘肃等地有少量种植,在东部地区,棉花的种植还不成气候。

    大部份楚州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130天就能收获的棉花。

    现在他们知道了!

    岳文轩往楚州大量投放优质棉种,正巧,棉花也很适合在四月中旬播种,刚好赶得上。

    既然大量的棉花种下去了,那相应的纺织业,肯定就要提前准备起来了……毕竟这种新棉花130天就能收获,而130天还不一定来得及搞好纺织业的前期筹备工作呢。

    新来的楚州知州颜承平,立即宣布建立官坊,同时鼓励民间商人们搞纺织作坊……按照岳文轩说的,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宗旨,颜承平给民间商人们开了各种便利。

    整顿吏治,优化民间工坊的办证效率,修路搭桥优化运输效率等等……

    颜承平还同时开始了一大堆新花活。

    例如,在盐城搞几个大型的制盐场。

    在黄岗搞大量陶瓷工坊。

    在淮河与京杭运河沿岸,开设四五个新的造船厂,官坊当然是制作战船,而民间需要用的商船和渔船,又交给民营造船厂来负责。

    普通官员新来乍到就想同时搞这么多花活,必然是忙不过来的。

    但颜承平能行!

    他背后站着整个颜氏家族,为了帮助他当好官,立功升迁,巩固颜氏在北宋的地位,颜氏也算是拼了,从家里调来大量的食客辅助颜承平的工作。

    这些食客分门别类的帮助颜承平管理各种工作,例如管帐房的就叫钱谷师爷,管刑法的就叫刑名师爷,管文案

第334章 布衣封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