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沙盘上的大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他们不会再来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城里的土地和房产时,便将这个屋子收回。

    昨天又按照岳文轩的要求,将它低价卖给了郑员外。

    胶水县令毕竟是位读书人,对于“造纸”这件事还满上心的,手续什么的没有半点为难,价格也给得公道,郑员外手里拿着这套房子的房契,心里不禁颇为感激。

    “今后就要在这里展开新生活了。”郑员外内心还是很忐忑的,不知道这五胞胎造纸匠究竟靠谱不靠谱,看他们行动整齐划一,说话也一个腔调,经常是一开口五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同一句话,给人一种“这五个人怕不是造纸匠,而是唱戏的”的感觉。

    “诸位。”郑员外清了清嗓子:“咱们就要在这里重启造纸坊了,俺会去购置各种工具和材料,你们的技术俺也不太了解,想先问问你们,你们擅长制作哪种纸?若有什么特殊要求,尽可提出。”

    造纸匠道:“竹子!要许多竹子×5。”

    “咦?”郑员外家里多年造纸,对造纸技术那也是熟得一批的,一听到竹子,就奇了:“你们擅长制竹纸?”

    造纸匠:“是的×5!”

    郑员外心里有点慌:“竹子造出来的纸,不堪用啊,你们……真的……”

    原来,宋朝虽然也已经有了用竹子造纸的技术,但是技术比较原始,竹纸韧性较差、纤维束多,不堪使用。

    所以宋朝主要使用楮树皮来造纸。

    而明朝竹纸技术大大改良,由原来用“生料”改为用“熟料”造纸,将竹子反复蒸煮和漂洗,提高了纸浆中纤维的纯度,有效解决了宋朝竹纸韧性较差、纤维束多的缺陷。

    所以明朝的竹纸质量已经非常的优秀,可堪一用了,竹纸的成本大大低于楮树皮纸。

    而纸张便宜,就催生了大部头的,明朝白话文,就是在纸张变便宜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造纸匠道:“东翁放心,竹子造的纸保证好用×5。”

    郑员外心里有点慌,但转念一想,这五个造纸匠是岳公子指派来的,那岳公子可不是简单人物,他既然给俺这五个纸匠,那这五人必有过人之处,俺还是暂且相信他们吧。

    再说了,竹林这玩意儿一年就能长出一大片,楮树要长多少年才有点皮?竹子的成本远远低于楮树皮的成本。

    如果这五个人真的会用竹子造出优秀的纸张,那这生意必定爆赚。

    自己被金贼抢光的家当,也许用不了几年就能重新赚回来。

    想到这里,郑员外也不禁精神一振,挥手道:“好!既然五位都说能用竹子,那俺便去张罗竹子,给俺几天时间,保准把工具和材料全都准备好,五位只管埋头造纸,别的交给俺来办。”

    这位郑员外几十年开造纸坊的经验,还真不是吹出来的,重开作坊的速度极快。

    他把剩余的一点家财全部拿出来,很快就弄齐了一整套造纸需要的工具,“生产车间”整理得井井有条,然后就是大量的造纸所需的材料了。

    以前折腾楮树皮需要一大笔钱,找专门卖这玩意儿的商人收,但现在简单了,砍竹子就完事,竹子这玩意儿几乎就不要钱,出城找个无主的竹林随便砍,他只需要付给砍竹工人一笔辛苦费,再给运竹子回城的脚夫一笔脚力钱就完事了。

    成本压得极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176章 他们不会再来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