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7章 云山县变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各色人等川流不息,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他去过的一些州府城池。



    nbsp更让他惊讶的是,街上不少妇人身上穿着的棉布衣裳,颜色鲜艳,款式新颖,虽不如绸缎华丽,却透着一股子利落劲儿。



    nbsp赵商人忍不住咂舌,这小小的云山县,竟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机。



    nbsp其实这云山县也是在这短短几个月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nbsp起因是范县令推行商户的优惠政策,在宋芫带头建起工坊后,不少商户见宋芫得了实惠,纷纷响应。



    nbsp城西原本荒芜的土地上,油坊、酿酒坊、木器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nbsp每日里车马喧嚣,运货的骡子队络绎不绝。



    nbsp县衙门顺势开辟了专门的集市区,逢五逢十开市,减免商贩入城税,吸引周边州县的商人带着山货、特产汇聚于此。



    nbsp渐渐的,云山县成了方圆百里的商贸中转站。



    nbsp街道拓宽翻新,新建的交易市场里,来自各地的货物琳琅满目,吆喝声南腔北调交织。



    nbsp别说赵商人了,就连宋晚舟从忻州回来时,都险些认不出这座熟悉的县城。



    nbsp商队在一家客栈前停下,赵商人吩咐伙计安顿好货物,再看天色已到午时。



    nbsp总归不好饿着肚子上门谈生意,赵商人便带着两个随从来到城中最大的酒楼——翔丰楼。



    nbsp在店伙计的推荐下,点了几样当地特色小菜。



    nbsp铁牛端上一盘色泽金黄的油炸豆腐,香气扑鼻:“客官尝尝,这是我们云山县最有名的五香豆腐,外酥里嫩,配上特制的酱料,保管您吃了还想吃!”



    nbsp赵商人夹了一块送入口中,果然外皮酥脆,内里绵软,咸香中带着微微的甜辣,滋味甚妙。



    nbsp他不由点头称赞:“确实不错。”



    nbsp铁牛见他满意,又热情介绍道:“客官是第一次来云山吧?那您一定要尝尝咱们这儿的特色果茶,喏——”



    nbsp说着,他指向对面排着长队的铺子。



    nbsp“就对面那家‘悦茶,是咱们县里最火的饮品铺子。这时令喝山楂乌梅茶最是开胃,酸酸甜甜还消食。”铁牛笑嘿嘿道,“昨儿个我打烊前买了一杯,喝完连晚饭都多扒了两碗饭!”



    nbsp“还有旁边那家‘喜洋洋,是专卖零嘴的,有薯片、辣条、泡椒笋尖、都是工坊做出来的,味道好得很!”



    nbsp赵商人顺着铁牛手指的方向望去,对面铺子门前人头攒动,队伍排得老长,不禁好奇道:“这果茶竟如此受欢迎?”



    nbsp铁牛笑道:“可不是嘛!这果茶是宋东家的独门配方,酸甜可口,夏日解暑,冬日暖身,一年四季都卖得好。您要是想尝尝,小的这就去给您买一杯来?”



    nbsp赵商人摆摆手:“不必麻烦,待会儿我自己去看看。”



    nbsp他一边吃着饭,一边暗中观察街上的景象。



    nbsp酒楼里客人进进出出,谈生意的、叙旧的、家宴的,热闹非凡。



    nbsp最让他惊讶的是,不少衣着体面的妇人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点菜谈笑,举止大方,丝毫不似他印象中偏远小县女子那般拘谨。



    nbsp正思量间,邻桌几个普通百姓打扮的男子高声谈论着:“听说了吗?前几日王家村的王老三,靠着给工坊送柴火,赚了一笔大钱,现在都盖起新房子了!”



    nbsp“那可不,如今这工坊一开,咱们云山县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我家那小子,在工坊里做工,一个月赚的钱比以前半年都多。”



    nbsp“这还得多亏了宋东家,要不是他,咱这小县城哪能有今天这番热闹景象。”



    nbsp“是啊,现在云山县的名声都传到周边州县去了,好多人都想来咱们这儿做生意呢。”



    nbsp赵商人听在耳中,心里暗暗吃惊。



    nbsp没想到这宋东家,竟能以一己之力改变一县民生。

第757章 云山县变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