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5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众人边哼着歌,边搓着棉条,好不热闹。



    nbsp到午时该用饭了,宋芫用芋头蒸了一锅杂粮饭,又炒了几个简单的小菜。



    nbsp“婶子们,先别忙了,快来吃饭!”宋芫招呼着大家。



    nbsp郑氏这是第一次来宋家帮忙,看到那一锅杂粮饭都惊讶了一下,这饭都是实打实的,不像别家抠抠搜搜,只拿些清汤寡水来应付。



    nbsp坐下后,大家纷纷拿起碗筷开始吃饭。



    nbsp旁边的牛婶招呼郑氏:“荷花娘,你多吃点,下午还有的忙不吃饱了,可没力气干活。”



    nbsp郑氏应道:“哎,婶子,我知道,您也多吃点。”



    nbsp宋芫没有跟她们坐同一桌,在座的几个婶子也都放开了吃。



    nbsp边吃还边唠着家常。



    nbsp“你们是不知道,我那小姑子昨儿又回来打秋风了,进门就哭哭啼啼,说她男人赌钱输光了家当,孩子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nbsp“我婆婆也是个耳根子软的,二话不说就把家里仅剩的米粮都给了她,我家孩子都跟着要饿肚子了。”



    nbsp“我跟婆婆说咱们也得顾着自个儿,婆婆还怪我心狠,说那是她亲闺女,总不能见死不救。”李婶愤愤不平地抱怨着。



    nbsp“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哪有那么多余粮去救济别人。你那婆婆也是糊涂,不为自家儿孙着想。”牛婶接话道。



    nbsp“谁说不是呢,可我又能怎么办,总不能跟婆婆吵翻了天。”李婶无奈地叹了口气。



    nbsp郑氏有一搭没一搭地应和着,在座的所有人中,也就郑氏和牛婶家境还算殷实些。



    nbsp其它几位婶子家里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nbsp李婶家里孩子多,张嘴吃饭的人多,可劳动力少,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身上的衣服补丁叠着补丁,洗得都发白了。



    nbsp这时梁婶开口道:“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可日子还得过下去不是?咱们呐,只能多往好处想,兴许慢慢就都顺当了。”



    nbsp说话的这位梁婶,丈夫常年卧病在床,今年地里收成又不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nbsp每次宋芫让牛婶帮忙招呼人来家里干活,牛婶都只挑那些家里确实困难、急需挣点小钱贴补家用的那些人。



    nbsp宋芫自然知晓牛婶的用心,所以每次给婶子们的工钱也从不吝啬。



    nbsp他现在手头宽裕,也不在乎请人干活多花几个钱。



    nbsp能请人干的活儿,他都尽量请人来做,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轻松些,另一方面也是想给村里的穷苦人家一些挣钱的机会。



    nbsp不然全村人都穷得吃野菜啃树根,就他家大鱼大肉、锦衣绣袄,那可不得招人嫉妒。



    nbsp尤其将来十几年里,大晋到处都不太平,战乱频繁。



    nbsp宋芫深知,在这样的乱世中,若想自保,光靠自己一家独富是不行的。



    nbsp唯有让整个村子都能有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家才能相互扶持着活下去。



    nbsp所以宋芫开始盘算着如何帮助村里发展更多的产业,不能仅仅依靠榨油坊这一项。



    nbsp而棉花和纺织业,便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第495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