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霸业王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7章 青楼下的读书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下士子尽入柳,举头皆是读书人。

    曾经是因为柳州乃是天下文明的风月之地,吸引那个风流客。

    如今则是因为一场从未听闻的‘科举考试,来的读书人也多是最底层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多是出身寒微,能够来到柳州已经是倾尽所有,至于那些风月之地,也就只是望而远之。

    甚至许多人直接露宿街头,不乏勤奋者,借着青楼通明的灯火,苦读到天明。

    或许在此刻的他们眼中‘人间风月皆浮云,唯有书中颜如玉。

    这是他们仅有的翻身机会

    。

    八月二十五,破土良辰,是烧鸡铺子旁修建锁龙井的开工日。

    对于龙脉一事,李沧澜也极为重视,专门请来了柳州有名的老道士来做法动土。

    修桥铺路立水井,都是功参一方的好事。

    附近的百姓听闻要修建水井,也纷纷前来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民间有个俗说,锁龙井,又称百家井,主动参与的百姓越多,井水越清越甘甜。

    参与修建之人了,也会得到水神祝福,往后日子风调雨顺,合家平安。

    如此一来,顾浔预算从府库拿出的修建水井钱的,直接省了。

    光是百姓捐献的,便已经绰绰有余。

    顾浔参加动工仪式之后,并未立刻离去,而是随着百姓一起挖井搬泥,直到天色灰暗收工。

    他并未在乎满身泥泞,卷着裤脚

    ,像是田间刚收工的老汉。

    好久没有逛过柳州城的他决定沿着胭脂河畔绕一圈,在回药铺。

    没有佳人相候,空荡荡的屋子,便只是屋子不是家,倒是不着急回去了。

    沿着胭脂河一路走来,所见皆是来自天南地北的读书人。

    不止中域,有的甚至来自北境,或者魏国东海沿岸渔民家庭。

    无一例外,这些远赴万里的读书人,多是无法打破荐官制垄断的寒门子弟。

    尤其是柳州大战结束,坐拥三州之地的柳州,已经成为中域强大的一方霸主,机会无疑更多。

    华灯初上,夜晚的灯火辉煌下,才是柳州繁华最直观的体现。

    尤其是胭脂河畔,青楼酒肆茶馆客栈林立,灯火似星河,宛若白昼。

    柳州小有名气的千金楼下,一个衣着单薄,满是补丁的读书人,正在借着青楼灯火苦读。

    楼上歌舞喧嚣,不曾扰他半分清净。

    恰巧路过此地的顾浔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别样的读书人。

    他走到那个穷书生的身边,穷书生沉迷书中,好似不曾发现顾浔一般。

    他手里捧着的那本崭新书籍,是赵凝雪当初为推动新政,浅度解读新政的《柳州新政简记》。

    这本书当时由江云笙负责印刷发行,听说当时销量还极为不错。

    顾浔在穷书生旁坐了下来,他旁边码着几本破旧的书,书上放着半张杂饼。

    不难看出,其中面含量很少,更多的是杂粮合成。

    顾浔拿起来敲了敲,坚硬的像是石头,能砸死人的那种。

    放下饼子,翻了几本书,有两本封面上的字都看不清了,翻开里面,书页也少了不少,看样子是地摊上淘来的便宜货。

    顾浔并未打扰读书人,而是自顾自翻起一本名为《白乐山水游记》的书。

    里面记载许多风土人情,奇闻杂事,当然最有趣的还是书生在上面的批注。

   

第407章 青楼下的读书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