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章 新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诚感叹着。

    “印了两百本,我给咸阳的李斯、张苍都寄了去,还给我的几个师兄弟都寄送了,也托请他们分送给儒生们。”

    “那荀子一门是要光大了。”

    “这还不知道呢。各地都有不同的学术,只不过,借了你的油印机,荀子之说可以流传的更广一些,也……也不会轻易的湮没。”公孙尼子说,张诚听了这话却觉得有一点心酸,历史上无数智者的学问,弟子早夭、手稿遗失,往往也就消亡了,古书中有多少目录,很多书最后就只留下一个名字,里面到底讲过什么,却无人得知。

    “我会讲一些荀子中的内容,但是并不会太多,还要看学生们的兴趣和接受程度,会选讲一点诗经。可能还会讲一点各国的历史风貌。另外,我想开设一门音乐课程,教孩子们弹琴唱歌和礼仪,你看可好?”

    “倒没问题,但是我这偏僻小村,可没有琴。”

    “你不是有一个木作坊,咱们自己做。我画好图样,让木匠制作就行,学生们可以自己组装调试。”

    “那我要不要也做一把木吉他出来呢?”张诚想。

    “不要到处瞎转了,回去陪陪你娘子。听说你明年春上就要去咸阳了。那就珍惜眼下,多和家人相聚一些吧。”

    “喏。”

    回到婚房,赵杏儿仍然在写着习题。

    “有困难吗?”张诚问。

    “还好。”赵杏儿搓了搓手,“郎君回来了,饿了么?我去下厨?”

    “吃什么?”张诚问。

    “你和娘平日在家里晌午都吃什么?”

    “烤几个饼子,然后煮一点菜汤,就可以了。”张诚本想自己动手,想了想,自己不久也要离开村子,留下赵杏儿和母亲相处,刚结婚,还是让杏儿如一般的女人们做这些事情,以后家中村里都会少些口舌。

    赵杏儿并没有想这么多,一家主妇负责全家人的吃食和家务,也是多少年传下来的规矩和习俗,懒婆娘傻女婿从来都是乡间流传的典型笑话。郎君不是傻女婿,自己也不是懒婆娘。

    说是菜汤,是腌渍的冬菜,切了几片腊羊肉煮的汤。菜汤上飘着腊羊肉的油脂,很浓郁。头天晚上发面,取一块拍成厚饼子,贴在炉台上的铁錾子上,两面烘烤焦脆,散发着好闻的麦香。

    冬日里吃这样的东西,最是舒坦。母亲也赞赵杏儿的手艺好。这夸奖是真诚的。张寡妇新婚不久丈夫就离家服役,再也没回来。张家婆母去世的早,张寡妇在家里厨艺一道,其实平平。这么些年娘俩儿过日子,基本是凑合着的。若不是张诚早年泥叫儿生意改善家庭生活,早早过上有蛋有奶的日子,张诚的日子一定过得凄苦。

    吃过饭,赵杏儿去洗碗,张诚抱着手在旁边闲聊,赵杏儿低声问:“一早你去见谁了?”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

第85章 新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