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塑强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开办医堂(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外科和药科学制三年,内科学制五年。

    最让人吃惊的是,大医堂还在每县国特招稳婆十人,共一百二十人,学习三月。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要提升稳婆的技能,从而降低生育的风险。

    要知道,在汉代,生孩子无异于在鬼门关走上一遭。

    稳婆就是负责给女子接生的,通常都是三十岁以上,起码生过两个孩子的妇人。因为她们有经验。

    可再有经验,也比不上经过两位神医亲自传授的人。

    可见,大医堂就是为了造福一方而设。

    郡府功曹谢方(字贤授)谢大人,兼任大医堂主使。

    两位神医都是副主使,分别兼任内外两科主管,同时张神医还兼任药科主管。

    所有学徒均为两位神医的挂名弟子。

    如果学制期内表现优秀,不仅可以继续在医堂内深造,不收任何学费,还有机会成为两位神医的正式门徒。

    所有士族、寒门、乡绅,都激动了起来。

    自从盘古开天地,哪有可以公开学医的机会?

    任何一族,家中如果有人懂医术,对整个家族意味着什么,那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是学费便宜的让人吃惊。对于富足一些的人家,这点学费刚刚只够一个人一年所耗。

    各县府官吏也跟着激动了起来。

    汉代官吏的俸禄不高,大概只比明朝好上一些。如果没有其他补贴,官吏家中的生活就会比较拮据。

    如果家中有人懂医,而且还是两大神医的挂名弟子,可能不用其他补贴,家中的生计就会好起来。

    关键是医术是可以传家的。

    只要家中子弟能够进入大医堂,哪怕是勒紧裤带,甚至是向士族借钱粮,也在所不惜了。

    有的官吏在激动之余,注意到了公告中,还有一项通知:

    各县府全力搜寻辖内十八岁以下的孤儿,无论男女和健康情况,全部送往黄县郡府,而且要保证途中安全。

    似乎郡府早知道县府会忽略此项,所以,在通知之后,还有一句:

    如果哪个县府不全力搜寻孤儿,则该县无论是士族、寒门、乡绅,是官吏之家,医堂都将拒绝收徒。日后发现该县还有较多孤儿,哪怕已经进入医堂的学徒,也会被驱逐回家。

    县令看懂了这条限制条件。

    这是让所有的豪门一起参与搜寻孤儿。

    要知道,多数孤儿都活不到成年,少数孤儿都被豪门买去为奴为仆。

    公告上没说,要豪门贵族交出已经为奴仆的孤儿,县令自然不敢把目光放在这群人身上。

    但即便如此,各县的孤儿也不在少数吧,起码近千,甚至过千。

    如此一来,共能搜寻到一万多孤儿,郡府能养得起吗?

    不过,第二天,又一通告到达了各县国:

    郡府缺钱少粮,无法抚养这些孤儿,特此向全郡大户借粮,年利一分,三年后由郡府偿还。

    各大户可按自身实际情况,自愿借出。郡府不仅记录在案,还会为借出粮食的大户发放功德牌。如果借粮数量达万石以上,保证族中子弟至少一人进入大医堂。

    五日后,各

第16章 开办医堂(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