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炎彬纪元:星辰彼岸的火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国礼仪概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向衰落。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以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地抨击,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他们认为,要救中国,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就必须冲破封建主义的思想束缚,广泛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他们在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同时,也全盘否定了传统礼仪,甚至将传统礼仪视为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

    新中国成立后,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传统礼仪被视为封建糟粕而遭到全盘否定。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礼仪更是被视为“四旧”之一而遭到彻底批判和全面否定。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西方先进文化的传入,人们在反思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礼仪,认识到传统礼仪在维系社会正常秩序、促进人际和谐、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于是,传统礼仪逐渐得到恢复和重视。同时,人们也看到了传统礼仪中存在着的许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内容,开始对传统礼仪进行扬弃,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三)中国礼仪的特点

    礼仪具有普遍性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其本质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来体现人们对彼此的尊重。这种尊重,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人人需要,处处适用。也就是说,礼仪是普遍适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是对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

    礼仪具有规范性

    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方式和准则。这些行为方式和准则,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习惯,是大家共同认可、普遍遵守的。因此,礼仪具有规范性,对人们的行为起着约束作用。

    礼仪具有多样性

    礼仪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从内容上看,礼仪包括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商务礼仪、国际礼仪等;从形式上看,礼仪有口头语言礼仪、书面语言礼仪、体态语言礼仪、仪容仪表礼仪、服饰礼仪、餐饮礼仪、庆典礼仪、公关礼仪等。这些礼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礼仪的完整体系。

    礼仪具有传承性

    礼仪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礼仪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规范和体系,并被人们世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因此,礼仪具有传承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具有差异性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虽然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多样性,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行业、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等方面的差异,礼仪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性,体现了礼仪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体现了人们对礼仪的不同理解和应用。

    二、中国礼仪的内容

    中国礼仪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又有内在的精神内涵,既有对国家和社会整体行为的规范,又有对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要求。具体来说,中国礼仪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长、敬老成为人伦道德规范的核心。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一套以“尊老”为原则的养老敬老的礼仪制度。例如,在饮食礼仪上,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资格吃“珍馐”,即品尝珍贵而美味的食品。70岁以上的老人,则“膳于君”,即可以在君主的宴席上吃饭。80岁以上的老人,吃饭时还要有人端着食物伺候,不用自己费力去取食物。90岁以上的老人,由于行动不便,其家人应使其在室内休息,并把饭菜送上门去,甚至还要把饭菜送到他嘴边,如果老人自己吃,家人还要像对待小孩一样给予照顾,帮助其把饭送进嘴里。可见,尊老是当时敬老礼仪的重要内容。

    敬贤,就是尊重有知识、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与能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具备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才能称之为贤人。贤人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敬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老敬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对贤人的敬仰和推崇。在当今社会,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尊重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贤人,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才能,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中国礼仪概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