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章 大汉版《白毛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歌舞团的成功,让很多人看到了它巨大的宣传和商业价值。

    尤其是一手创建《大汉女子日报》的刘细君,听闻大汉歌舞团的巨大影响力,和身怀六甲的李嫣商议后,便怀着满腔热情,从长安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燕京。

    她首先向刘据汇报了工作情况,并秉明要参与歌舞团的宣传和建设工作,同时也表达了李嫣的想法。

    刘据当即表示同意,老婆和妹妹的话,不能不听。

    于是刘细君凭借着自身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与卓越的领导才能,迅速亲自主持起歌舞团的工作。

    在她的精心打理下,歌舞团的表演愈发精湛,节目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愈发受到民众的追捧。

    与此同时,在刘据的授意下,刘细君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大汉话剧团。

    然而,筹备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难题便是缺少合适的剧本。

    现有的故事要么过于陈旧,难以吸引观众,要么情节简单,无法展现话剧的魅力。

    刘细君为此忧心忡忡,多次与刘据商讨对策。

    刘据深知剧本对于话剧团的重要性,迅速展开行动。

    他先是召集了朝中几位饱读诗书、富有才学的大臣,一同商议如何解决剧本问题。

    魏相提议道:“陛下,可广发告示,向天下文人墨客征集剧本,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定能收获不少佳作。”

    刘据觉得此计可行,当即下令在大汉各地张贴告示,承诺对提供优秀剧本者给予丰厚奖励。

    此外,刘据还亲自走访民间,倾听百姓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并授意刘细君等人深入市井小巷、田间地头,与百姓们交谈,挖掘那些藏在民间的奇闻轶事。

    这些源自生活的故事,或许能成为话剧团的宝贵素材。

    刘据满心期待地审阅着各地呈上的剧本,心想他来到大汉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和思想改革,应该也会有些成果吧?

    然而,一个又一个故事翻过,他的眉头愈发紧锁。

    这些故事,要么充斥着陈旧迂腐的观念,满篇皆是对权贵的谄媚与对传统礼教的生硬堆砌,难以触动人心;

    要么情节平淡如水,简单得如同日常琐事的流水账,丝毫没有能抓住观众眼球的冲突与波澜。

    刘据揉了揉疲惫的太阳穴,心中满是无奈与焦虑,一个好的剧本对于话剧团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可如今却迟迟寻不到那个能让人为之眼前一亮的佳作。

    就在刘据苦思冥想、毫无头绪之时,金傅前来上奏事务。

    汇报完毕后,金傅留意到刘据满脸的愁容,关切地询问缘由。

    刘据叹了口气,将剧本的事情告知了他。

    金傅思索片刻,说道:“陛下,臣想起当初在双湖村时,曾听闻一些百姓被李宛压榨的悲惨之事,或许能给陛下一些启发。”

    听闻此言,刘据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思绪如脱缰之马般飞驰回双湖村。

    他想起那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被地主逼得走投无路的村民,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不断拼凑、重组。

    突然,一个故事轮廓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起来,也想到了一个故事,而且和最近推行不畅的土地改革正好完美匹配。

    于是他决定将其改编成适合西汉背景的故事,取名为《白毛女》。

    这次,还是他亲自来吧。

    指望那些酸儒生,怕是到猴年马月去了!

&nbs

第161章 大汉版《白毛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