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二月十九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说吧,我怎么办。”

    “你最近不是在长安城摆摊卖空心煤吗?你让这些灾民给你卖空心煤,就用你和尉迟宝琳那套方法,你既能赚到钱,也能给他们分到钱,他们有钱不就能自己想办法弄砖了。靠你一个个去办,上千个房屋,你去砌砖得砌到什么时候?”

    “对对对,大哥你太聪明了,我这就去。”

    “去吧。”

    当李恪走后,孔颖达对李承乾说:

    “殿下,你身为兄长做的很好,比郑庄公会做兄长。”

    “夫子,你这话怎么说?我怎么能和郑庄公相提并论?”

    “你可知,郑庄公身为兄长,不仅不在弟弟犯法之时及时劝阻,还有意助长他弟弟共叔段的气焰,大臣劝郑庄公,应该对于共叔段吞并其他城池的行为劝阻,你可知郑庄公说什么?”

    “弟子不知道。”

    “多行不义,必自毙。”

    李承乾没想到,这句话居然是郑庄公说的,还是问孔颖达:

    “夫子,这句话没错啊。”

    “可是放在当时是不对的,共叔段不仅逾越礼制,身为国君的郑庄公还不制止,放任不管,这才让弟弟犯下大错,所以,至圣先师才说'郑伯克段于鄢',

    用郑伯,来讽刺郑庄公不配做公爵,用'克'而不是平叛来讽刺郑庄公,说郑国有两个国君。”

    所谓“春秋笔法”就是说以孔子写的《春秋》,和以往史书不同,用别扭的和奇怪的方式,把作者想说的话藏在字里行间。

    不是孔颖达这些真正的大儒,看不出来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李承乾也没想到,六个字有这么多解释。

    接着孔颖达就继续和李承乾说,儒家的“礼”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儒学要重“礼”,为什么孔子要把郑庄公和弟弟的事情放在第一个故事。

    孔颖达对于世人曲解和误读儒学经典很不满,但是也没办法,自己前面三十一代孔子孙子都只能尽力扭转对孔子的误解。

    再说李恪,李恪听了大哥的话,就按照大哥说的方法,一整天都在灾民营。

    李恪的办法是,先给货,让人卖掉后,再回来把钱给自己。

    就是尉迟宝琳那样,先卖东西,然后拿钱回来,自己再给对方下一批货,

    但是问题来了,李恪全部的货都供应了尉迟宝琳五人和皇宫,现在是一点都不剩了。

    所以李恪只能继续扩大生产,在灾民营继续招人,又招一百灾民。

    原本庄园还剩下十七贯钱,李恪蜀王府还剩二十贯钱。

    这两天,尉迟宝琳五人每天卖的钱能分李恪二十贯钱,两天就是四十贯钱。

    李恪就拿着七十七贯钱,买了八头骡子,剩下五贯钱留在庄园备用,买点吃的和发工资。

    这些灾民都是无家可归的灾民,能有活干当然乐意,纷纷踊跃报名。

    李恪为了能最大的帮到这些人,只招那些拖家带口的,至于那些没有家人的还是灾民营里待着吧。

    李恪带着这一百户人家到自己的庄园,这下原本的还剩下能住的房间全部填满。

    其实还有很大的地方空着,李恪打算以后继续在庄园里建房子。

    经过一天一夜的加班加点,第二天终于开工了。

    也不需要任何培训,就是捏泥巴。

    二月二十日,春分。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

第122章 二月十九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