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成了汉惠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扩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是日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的,只要忽视工人抚恤的义务,早期的机械劳动中连童工都能使用,自然更不会强调熟练技术工人的重要性,八小时工作制本来就是在广泛的斗争之中确立的。当然也有有远见的统治者如俾斯麦这样的人才,看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熟练技术工人的重要性,并由此培育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技术最为先进,效率最为优秀的德意志企业。同期的英法一个被自己的帝国特惠制向殖民地的倾销养的堕落,另一个沉迷于高利贷帝国主义无法自拔,而二战前美国的工业制造企业除了福特汽车工厂等少数例外,普遍性的效率是要低于旧大陆的,优势在产量与产能上。

    过长工作时间造成的精神不集中,产品质量低劣等损害比起高剥削率的优势简直不值一提。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一个工人工作时间翻倍并不影响他到手的薪资仍然只能维持他的生活所需,等于甚至低于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支付的成本,此时资本家在增加的劳动时长中可以轻松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刘盈能够违背剩余价值规律的原因是他这个人本来就是逆天的存在,技术垄断条件下,向工人支付超过劳动力价值而低于劳动价值的工资是不会影响企业运行的,因为没有另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主或是劳动力买家能够保证同等水平或更高效的生产。当然这种情况是短暂的,技术扩散不可避免,不同于后世的中国企业从基础工业品和轻工业品代加工起步,逐渐渗透至上游的技术研发和下游的流通与品牌构建等领域。刘盈所面对的未来竞争者将会是目前已经接管了工业品流通的以汉朝贵族为支撑的各级流通商们,他们迟早会通过刘盈所生产的基本工业品外溢和成熟技术工人的转隶等手段获取组织起生产企业的能力。

    同样不能去构建起一个赛博朋克的超企业,否则就会面临双轨制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本就存在于现有企业内部,刘盈的各项产品的对外售价都是远高于会计成本的,生产线上只要出现串谋,很方便的就能将产品偷带出去迅速变现。前苏联最为人诟病的问题之一黑市问题本就发生在刘盈身上。

    但是通过生产和销售分离,刘盈尽可能地降低了这一问题,一级分包商的强大确保了他们不会轻易变节,除非进行大规模串谋,不然为百十件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冒着丧失代理权,被分销体系大量拉黑的风险去做傻事是不可能的。外部控制一般比内部控制更为有效,当然在某些奢侈品领域可能就会发生翻转,如高档丝绸瓷器等领域,刘盈另有别的办法。

    如果公司的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不存在这种竞争关系,再好的制度也会被聪明人捅的漏洞百出。喜欢我成了汉惠帝?请大家收藏:

第一百四十四章 扩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