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答题:从始皇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章 南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朝齐(479年

    502年),是南朝的第二个朝代。

    南齐的开国皇帝乃是萧道成。他出身名门兰陵萧氏,在刘宋后期的政治斗争中逐渐崛起。萧道成在掌握军政大权后,取代刘宋建立南齐。南齐前期在萧道成和其子萧赜统治时期,政治较为清明。萧赜延续了萧道成的一些治国方略,注重发展农业,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有所进步。

    在官制方面,南齐基本沿用了刘宋时期的制度,同时也进行了一些小的调整。在地方行政上,州郡县的设置依旧发挥着管理地方事务的功能。

    在文化领域,南朝齐有着辉煌的成就。永明体诗歌的出现是一大亮点,以沈约、谢朓等为代表的诗人,讲究声律和对偶,推动了中国古代诗歌从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发展。在绘画方面,也涌现出诸多优秀的画家,在绘画风格和技巧上都有所创新。在思想领域,佛教和道教依然盛行,并且与儒家思想相互交融碰撞。

    然而,南齐后期,内部政治斗争激烈。皇室成员之间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导致政局动荡不安。地方势力也时有反叛,使得南齐的统治根基动摇。最终在502年,萧衍起兵反叛,废掉齐和帝萧宝融,南齐灭亡,萧衍建立梁朝。

    永明体诗歌是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亦称“新体诗”。

    产生背景

    社会环境:南齐永明年间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为作家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统治阶级重视文学,文学集团活动频繁,促进了诗歌创作繁荣与写作技巧提高。

    音韵学发展:随着佛教传入和佛经翻译繁荣,推动了音韵学发展。周颙着《四声切韵》,沈约撰《四声谱》,为永明体诗歌声律理论奠定了基础。

    主要特征

    讲求声律:严格按照四声八病之说,用韵考究,押平声韵居多,本韵严格,通韵接近唐人,使诗歌具有和谐的音乐美。

    篇幅句式定型:诗的篇幅缩短,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为主,也有五言十句的,句式趋于定型。

    写作技巧精湛:讲求骈偶、对仗,律句大量出现,典故自然融入,革除元嘉体诗痴重板滞风气,追求流转圆美、通俗易懂的诗风,写景抒情有机融合,还讲求诗首尾完整性与构思巧妙,追求意境。

    代表诗人

    有沈约、谢朓、王融、周颙等,其中沈约着有《四声谱》,在理论上阐述了永明体主张

    。谢朓的诗风上承曹植,写景抒情兼取谢灵运、鲍照之长,其五言诗已具五言律诗雏形。

    发展意义

    革新诗风:纠正了晋宋以来文人诗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

    推动近体诗发展: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近体诗的早期形态。

 &nb

第171章 南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