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6)[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军首领翟让。他善谋略,建议翟让劫掠永济渠上的过往船只以养护军队,使瓦岗军在一年多时间内发展至万余人。
大业十二年(616
年),李密投靠瓦岗寨,徐世积跟随李密作战,在李密的指挥下,瓦岗军攻占金堤关和荥阳郡大部县城。在与隋将张须陀的战斗中,李密指挥军队大败隋军,张须陀战死。
大业十三年(617
年),徐世积与王伯当等劝说翟让让位给李密,李密称魏公后,封徐世积为右武候大将军。之后徐世积又建议并带兵攻克仓城黎阳,开仓放粮,征募到二十余万人的队伍。但瓦岗军壮大后内部发生争权,翟让被李密设计除去,徐世积在混乱中身负重伤。
2.
归降大唐:
唐武德元年(618
年),隋将宇文化及勒死隋炀帝后北上,徐世积镇守的黎阳仓被宇文化及兵围,他与李密率领的援军一起击败宇文化及。同年九月,王世充出兵讨伐瓦岗军,瓦岗军瓦解,李密投降唐王朝,徐世积接管了李密之前所辖之地。
武德二年(619
年),徐世积将辖地的土地与户口统计后交由李密上呈给唐高祖李渊,因其不肯越过李密献地而为自己邀功,唐高祖赞其纯臣,赐其李姓,授职黎州总管,加封莱国公、上柱国。同年,王世充废杨侗自立为帝,徐世积奉令统率河南、山东之兵以拒王世充。后来他被窦建德俘虏,为救人质只好投降窦建德,但最终还是归降了唐朝。
3.
随唐征战,屡立战功:
唐朝统一战争:
武德三年(620
年)起,李积跟随秦王李世民征伐刘武周、窦建德、徐圆朗、刘黑闼等反唐势力。在与刘武周的战争中,他跟随李世民在雀鼠谷一日八战八胜,斩获数万敌军;在讨伐王世充时,他接管郑州,击退郑国太子王玄应,劝降荥州刺史魏陆;在虎牢关之战中,他暗中策应,帮助唐军俘获郑国荆王王行本。窦建德应王世充请求增援,战败被俘,王世充也随后被杀。
武德五年(622
年),李世民回朝后,李积留下来继续讨伐与刘黑闼联兵作乱的鲁王徐圆朗,最终擒杀徐圆朗,平定兖州。
武德七年(624
年),他随赵郡王李孝恭和大将李靖一同征讨位于江淮的辅公祏起义军,率领步骑兵渡过淮河,攻克寿阳城,进抵硖石,攻破敌军,平定江南。
对外战争:
击败东突厥:唐朝建立初期,东突厥多次南下侵扰。武德八年(625
年),李积为行军总管,在太谷击退突厥入侵。贞观四年(630
年),他与李靖一起灭掉东突厥。
两击薛延陀:薛延陀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贞观年间,李积两次率军击败薛延陀,维护了唐朝北方的边境安全。
攻灭高句丽:总章元年(668
年),李积指挥军队伐灭高句丽,这是他军事生涯中的又一重大胜利。
4.
晚年及身后事:
唐高宗即位后,对李积信任有加,不断擢升他的官职。永徽六年(655
年),在唐高宗改立皇后时,李积予以支持,因此得到了李治和武皇后的信任。
总章二年(669
年),李积升任太子太师,并在同年十二月病逝,终年七十六岁(《新唐书》认为李积享年八十六岁),被允随葬昭陵,追赠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追谥为“贞武”。后来,他因孙子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被掘坟碎棺,家族覆灭。
李积兼通医学,曾参与编纂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唐本草》,并自撰《脉经》一卷,今已佚。他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为唐朝的建立、统一和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秦琼(?—638
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人。他是隋末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民间与尉迟敬德被奉为“门神”。以下是他的主要经历:
1.
仕隋时期:
受来护儿看重:秦琼祖上三代在北朝为官。隋朝大业年间,秦琼入伍,于隋将来护儿帐内任职,受到来护儿的看重,来护儿认为其骁勇善战、志向远大。秦琼母亲病逝后,来护儿还亲自前去吊唁。
跟随张须陀征战:大业十年(614
年),秦琼跟随齐郡通守张须陀于下邳征讨卢明月。当时卢明月拥兵十余万,张须陀兵力不足万人,双方激战十余日,隋军粮尽。张须陀采用诱敌之计,派秦琼和罗士信各带一千精锐埋伏,最终成功偷袭卢明月营寨,大破敌军,秦琼由此勇武之名远近闻名。此后,秦琼又跟随张须陀与起义军孙雅宣于海曲激战,他先登破城,大败孙雅宣,被任命为建节尉。后来张须陀在与李密的战斗中战死,秦琼便到裴仁基麾下效力。
2.
投奔瓦岗
效力李密:隋朝大业十三年(617
年),裴仁基与监军御史萧怀静不和,杀了萧怀静后率部以虎牢关投降瓦岗寨,秦琼也跟随裴仁基一起投奔瓦岗。李密得知后非常高兴,任命秦琼担任帐内骠骑,待遇优厚。
黎阳之战救李密:第二年,李密与宇文化及于黎阳大战,李密被流矢击中坠马昏厥,部将惊慌逃窜,追兵赶到时,秦琼拼死守护李密,护送其脱离险境。随后秦琼收拢逃兵,又与宇文化及展开激战,彻底击退宇文化及的军队。
第136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6)[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