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5)[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于是请人占卜吉凶。此时张公瑾从外而入,一把抢过占卜用的龟甲扔在地上,说:“占卜是为了决定犹豫不决的事情,现在事情并无疑难,为什么还要占卜呢!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吉,难道就能够停止行动了吗?”这番话让李世民下定了除掉李建成的决心。
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张公瑾与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外,发动突袭,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斩杀。随后太子府与齐王府的人率军赶到玄武门报仇,张公瑾凭借臂力惊人,独自关闭大门,死守玄武门,抵挡住了他们的进攻。
3.
讨伐东突厥:
李世民继位后,张公谨升任左武侯将军,封定远郡公。贞观三年(630
年),张公瑾上奏朝廷,认为可以讨伐东突厥,并列举六条理由,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认可。
随后,兵部尚书李靖被任命为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总管。贞观四年(630
年),张公谨随李靖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漠北之地尽皆归属大唐。李世民大喜,封张公谨为邹国公,改任襄州都督。
4.
英年早逝:贞观六年(632
年),张公瑾在襄州都督的任上因病过世,年仅三十九岁。李世民对他的离世感到哀痛,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号为襄。贞观十三年(639
年),唐太宗追思张公谨旧功,改封郯国公。
程知节(589
年-665
年
2
月
26
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他是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下是他的主要生平经历:
1.
早年经历:
程知节出身东平程氏,曾祖父程兴,北齐兖州司马;祖父程哲,北齐晋州司马;父亲程娄,济州大中正,后追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他自幼骁勇,善于骑马用槊击刺。
隋炀帝大业六年(610
年)起,盗贼蜂起,程咬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护卫乡里。后来投奔瓦岗李密,得到重用,为内军骠骑之一。李密在军中挑选出勇烈之士八千人,隶属四骠骑,分为左右,号称内军。程知节领导其中一军,受到李密厚待。
2.
辗转归唐:
公元
618
年(唐高祖武德元年),王世充与李密决战。王世充军攻击单雄信部,李密派遣程知节及裴行俨增援。战斗中,裴行俨中流矢坠马,程知节连斩数人,抱起裴行俨向后撤退。追兵用槊刺穿他的身体,程知节将槊折断,杀了追兵才逃脱。
李密战败后,程知节被王世充俘获,王世充任命他为将军,待之甚厚。但因鄙夷王世充为人多诈,程知节与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数十人于武德二年(619
年)一起投唐,被任命为秦王府左三统军。
3.
跟随李世民屡立战功:
程知节追随秦王李世民,先后击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势力,每逢作战,常常举旗先登,因屡立战功被封为宿国公。
武德七年(624
年),太子李建成上向李渊进谗言,派程知节出任康州刺史。程知节告知李世民说:“大王被去掉左膀右臂,要想使自己得到长久的保全,能做得到吗?知节有死而已,不敢离开大王身边!”
武德九年(626
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知节亦参与其中。玄武门之变后,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享受实封七百户。
4.
唐朝建立后的仕途:
贞观元年(627
年),授使持节都督泸、戎、荣三州诸军事、泸州刺史,曾镇压铁山獠人叛乱,获赏赐绢二百匹、御服玉带一条。
贞观七年(633
年),拜左领军大将军。第二子程处亮封东阿县公,授驸马都尉,迎娶
10
岁的清河公主。此后历任多种官职,如检校原州都督、蒋王府长史等。贞观十一年(637
年),被授为普州刺史,改封卢国公,真食七百户,子孙代代承袭。不久,又使持节都督幽、易、檀、平、燕、妫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
5.
晚年出征与结局:
显庆元年(公元
656
年),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在战争中,因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前军总管苏定方的功劳,劝说程知节不要急追敌寇,导致唐军贻误战机,又在恒笃城屠杀归降的胡人。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知节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
虽然不久又被朝廷起用为刺史,但程知节气短,上表辞官。麟德二年二月七日(665
年
2
月
27
日),程知节在怀德里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李治下诏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谥曰襄公。
第135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5)[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