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答题:从始皇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王绩和王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书:归乡后,王通于家乡北山白牛溪聚徒讲学,弟子众多,时称“河汾门下”,他还被尊为“王孔子”。他用九年的时间钻研六经,撰《续六经》。大业十三年(617

    年),王通病逝于龙门县万春乡甘泽里第,弟子私谥为“文中子”。

    2.

    学术思想:

    哲学思想:

    天人论:认为天、地、人三才相分,都是物质实体,地位同等,但在对待具体事物时,三者地位有主次之分。天是元气,地是有形之物,人是有认识、思维和理性的动物。他用“中道”的哲学方法论否定了传统“天人感应论”中“天”的权威。

    道论:主张有一个统一的道,支配天地人的运动,即《易经》所昭示的道。道有作为规律的道和作为最高价值的道两重含义,人与道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

    心性论:认为性为“五常之本”,性本善,恶的可能性包含在情中,提出“以性制情”的理论。还以阳喻性,以阴喻情,强调情随性动。

    修养论:重视《易》的作用和“穷理尽性”的方法,认为应先“知命”,再“穷理”,后“尽性”,并提出“正其心”的要求。

    政治思想:

    王道论:以明王道为己任,认为王道就是“伊尹周公之道”“周公孔子之道”,亦即儒家之道。主张仁政德治,任德不任刑,强调人的教化需依赖儒家经典。

    仁政观:主张“以德服人”,实行仁政,反对霸道,特别强调“遗身”和“推诚”,认为统治者要放弃自己的利害得失,以道德教化作为统治的主要手段。

    三教观:主张“三教可一”,认为三教各有存在的理由和缺陷,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在儒学的基础上把三教统一起来,以儒为主,以佛道为辅。

    3.

    历史影响:

    推动儒学发展:王通的思想对隋唐儒学变革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其对天人关系的重新诠释、"三教可一"的主张以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重新发掘,对宋明理学起到了引导和启示作用。

    培养众多人才:王通的弟子众多,其中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陈叔达、张玄素、温彦博、杜淹等后来位居宰相,李靖、李世绩等成为盖世名将,对初唐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喜欢答题:从始皇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113章 王绩和王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