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秦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1.
早年为官
赵高是赵国人,出身卑微。他精通法律,书法也很出色,因此得到秦始皇的赏识,被任命为中车府令,负责皇帝的车马管理和文书工作。
赵高还曾担任胡亥的老师,教授法律知识,为日后与胡亥勾结埋下伏笔。
2.
沙丘政变
秦始皇在东巡途中去世后,赵高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遗诏,逼死长子扶苏,立胡亥为帝,即秦二世。
在这场政变中,赵高充分发挥了他的权谋手段,成功掌握了秦朝的大权。
3.
独揽朝政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逐渐排挤李斯等大臣,独揽朝政。他利用秦二世的信任,大肆诛杀异己,安插自己的亲信。
赵高还导演了“指鹿为马”的闹剧,以此测试大臣们对他的忠诚度,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势。
4.
秦朝灭亡
赵高的专权和残暴统治,导致民怨沸腾,各地起义不断。最终,刘邦率领的起义军逼近咸阳。
赵高见秦朝大势已去,便逼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帝。但子婴不愿做赵高的傀儡,设计将赵高诛杀。不久,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二、人物特点
1.
精通法律
赵高对秦朝的法律非常熟悉,这也是他能够得到秦始皇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在政治斗争中打击对手,维护自己的利益。
2.
善于权谋
赵高极具权谋手段,能够洞察人心,把握政治局势。他在沙丘政变中成功说服李斯与他合作,拥立胡亥为帝。此后,他又通过各种手段排除异己,独揽朝政。
3.
残忍狠毒
赵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极其残忍狠毒。他逼死扶苏、蒙恬等忠臣良将,诛杀大量异己大臣,给秦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4.
贪婪无度
赵高掌握朝政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满足自己的私欲。他的贪婪无度加剧了秦朝的社会矛盾,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三、历史评价
1.
负面评价
赵高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奸臣,他的专权和残暴统治给秦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的行为被后世史学家所诟病,成为历史上的反面教材。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赵高:“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以灭赵氏。”
2.
正面评价
也有一些人认为赵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的专权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此外,赵高的法律才能和权谋手段也被一些人所肯定,认为他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智慧和能力。”喜欢答题:从始皇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71章 秦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