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为万世开太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于我接下来的计划。”

    “你的计划又是什么?”蔡琰望着面前这个年轻的面孔,轻声问道。

    刘瑁叹了一口气,望着天空,微笑道:“我的计划?我曾经梦中到过一个世界,那里的孩子都有学上,有书读,有新衣服穿,还有各种各样的玩具供他们玩耍……”

    随着刘瑁的言语,蔡琰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穿着新衣服,蹦蹦跳跳去上学的小孩子……

    “至于梦想,我想用那个世界里的一句名言来回答你。”

    “是什么?”

    刘瑁望着蔡琰,眼神都仿佛亮了起来,只听他轻声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轰!”

    随着刘瑁的话语,天上突然响起一声雷鸣,随后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然而这一刻的刘瑁却深深地印在了蔡琰的脑海里,久久难以忘记。

    “好!说得好!说的太好了!”

    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一声惊叹,二人连忙抬头看去,原来正是郑玄、宋忠、庞德公等人,他们在听说刘瑁新纸和新发明问世后便联袂来此,结果却听到了刘瑁所言,不禁叹为观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尽我儒家真谛啊!”郑玄摇着头,赞不绝口的说道。

    “既然刘丞相有此心志,昭姬自当领命!这便开始与诸公重新完成石经!”

    随着刘瑁欲重立石经消息的传播,来到长安城的人越来越多,而后刘瑁终于定鼎二年三月下旬,于长安龙首原太学门前始立。

    ※※※

    敕曰:

    朕以薄德,承继大统,思慕先圣之教,欲光大学之道。自古儒学为治国之本,经籍为儒学之基。

    然今经文舛误,传抄各异,致使学者莫衷一是,争论不休。朕深以为忧,恐误后学,有失先圣之旨,且董卓之乱,雒阳之变,昔之石经亦遭损毁,诸多经典难以复得。

    故特敕命蔡邕之女蔡琰,承继其父之志,随郑玄、宋忠等儒者,共同校勘《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经文字,以确立统一之标准。

    敕蔡琰以隶书八分之体,书写经文,命工匠陈立等镌刻于石,立于长安太学门外,以为天下经书之典范。

    朕期望一经颁行,学者有所依循,订正谬误,平息争议。自即日起,各地学子得自由观摩、摹写、传抄校正,以期经学之光大,国家之振兴。

    特此敕令,布告天下,咸使周知。

    定鼎二年三月二十日。

    ※※※

    随着敕令的颁布,蔡琰手捧典籍,恭敬地将众儒修订好的七经文字奉上,由工匠开始重新拓印,同时刘瑁站于台上,高声说道:“如今石经重立,儒学当兴!今日石碑所刻经文已全部刻印至经书之上,从今以后,太学将定期印制书册文字,以开民智,教化世人!在此,吾有一语,与诸君共赏!”

    看着众人望着自己的表情,刘瑁的神情瞬间变得恭敬起来,只见他躬身施礼道:“我等孺子,当时刻谨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随着刘瑁的言语,后世张载的“横渠四句”就这样出现在了东汉末年这样一个天下离乱的时代,来此观看石经的乃天下孺子,若非对儒学的热爱,他们又怎么到此观看石经呢?

    当“横渠四句”被刘瑁大声念出的那一刻,众孺子的脑海中仿佛闪过一道闪电,他们好像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追求,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刘瑁刘叔圭,凭“横渠四句”。已然成圣!喜欢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请大家收藏:

第41章 为万世开太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