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水行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宁远兵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再不行还可以上法院打官司。可是,朝廷发不出工资,这帮川湖兵除了闹兵变,还能有什么办法呢?难道不干了,当逃兵,徒步走回家喝西北风吗?

    当逃兵徒步走回家,都不说大明律怎么处理逃兵,光走,可能还没等走到山海关,就先饿死了。

    这川湖兵一闹,宁远其他十三个营的士兵,也跟着起哄,闹了起来。

    刚刚赴任的兵备副使郭广,因为与士兵们没有多少冲突,所以说话还算有点用,为了平息兵变,他千方百计地筹集了两万两银子,交给了川湖兵。

    可是,那点钱够干什么的?川湖兵根本不满足。于是,郭广不得不又向四大鸿之一的鸿扬借贷,凑到了五万两,这才稍稍压住了兵变的势头。

    辽东巡抚毕自肃,趁此缓和之机,才得以逃到了中左所。否则,他不被乱兵打死,也得被他们的唾沫淹死。

    毕自肃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不知是自感罪行深重,还是对朝廷失去了信心,所以在上书自劾后,便上吊自杀了。

    他是解脱了,但事没完,毕竟这件事的根源是体制问题。

    卫所制度到了明末,所谓的卫所屯田,早就名存实亡了。

    军户,他们的屯田被军官、豪强、国戚、内监所强占,本身的生活都无法保证,哪还有什么心思打仗?

    辽东又是重中之重,怎么办?

    招募呗!

    既然招募,那兵员的素质就别考虑了,这些人能来辽东就不错了,要什么自行车?在当时,只有实在没办法的人,才会去当兵,而这些当兵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冲着兵饷去的。

    这些人,有杀人逃匿的,有走投无路的,管得好,那是朝廷的官军,管不好,那就是土匪。

    如今,全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让这群人喝西北风,能不兵变吗?

    崇祯帝头都大了。

    四个月一共欠了有多少银子呢?奏折上说得清清楚楚,有八十万两银子。

    崇祯帝命王承恩,即刻把冬天放在雪池冰窖里,存放的北海冰块运到平台来,给自己降降温。

    不一会儿工夫,两个由黄花梨木制成的冰桶,就被摆在了崇祯帝的脚下。

    冰桶,其实就是个木头箱子,其腰部上下箍铜两周,两侧置铜环以便搬运,四条腿,箱底安托泥,用来隔湿防潮。

    冰桶的箱口,覆有两块对拼的硬木盖板,板上镂雕成钱形孔,用于散发冷气。

    虽然都八月初二了,可是崇祯帝却是烦得心中燥热。

    “王承恩,把冰桶上的盖子打开,光用那几个钱形孔,怎么能把冰块的冷气散出来?”崇祯帝一想到八十万两银子,就心烦。

    “是。”

    王承恩赶忙上前,把两个冰桶的盖子全都给打开了。

    这冰冷的冷气一出,崇祯帝似乎也冷静了许多。他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又深吸了一口气,拿起笔来,在纸上飞快地写着什么。

    写完后,崇祯帝把旨意交到了王承恩的手里,说道:“命人交给袁崇焕。”

    说完,崇祯帝又补充道:“然后,立刻把刑部尚书乔允升、户部尚书毕自严、内阁辅臣周道登、钱龙锡,还有礼部侍郎周延儒,给朕找来!”喜欢山水行记请大家收藏:

第182章 宁远兵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