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刷视频:震惊古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7章 香料(终)——全世界种满香菜和折耳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63小说]https://m.163xs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意些身体,莫要惹了风寒。”

    宋可称丈夫为官人、郎君,官宦之家也可称相公,文雅之士也可称君子、良人。

    荆公妻吴夫人最能文,自然用的是文雅之说法。

    王安石让夫人安心,解释道:“无妨,我只是突然感觉脖颈凉飕飕的。”

    “就像被砍头一样。”

    吴夫人笑道:“你未被砍过头,怎知和砍头一样?”

    “莫要心忧,大宋还没有因变法失败而砍宰相头的先例。”

    吴夫人自是和夫君逗趣,从知晓大宋之亡,王安石便自责内疚不已。

    “若是当初我再谨慎一点,考虑多一点,是不是就成了?”

    “大宋是不是就不会灭了?”

    知夫人在逗乐自己,王安石也配合笑着说道:“砍了才好呦,真就名留千古了。”

    “大宋第一个被砍的宰相。”

    【豆蔻:种类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姜科植物,常见的有红豆蔻、白豆蔻、草蔻。

    红豆蔻:因为是良姜的果实,所以也叫良姜子,个头很小,像小小的干红枣,一般在卤水中比较常见。

    清朝纳兰性德有词云:“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说起豆蔻都会想到一个词儿:“豆蔻年华”,用来指少女十三四岁。

    来自杜牧的《赠别》,杜牧在扬州一眼相中一女子,临别赠诗两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现代作家冯唐化用了这句诗,便有了那句“春风十里不如。”

    诗里的豆蔻指的是其开放的花,白色的花带点红晕的粉色,确实很有少女感。

    华夏原生的豆蔻是草豆蔻,而我们熟悉的豆蔻是白豆蔻,在唐末传入中原的。

    豆蔻大部分都是姜科植物,而不属于姜科的豆蔻就是肉蔻,也叫肉豆蔻。

    不论是十字军东征还是后来的大航海,作为西方人最需要的香料之一,有肉蔻的地方就充满了掠夺与鲜血。

    香料对于西方人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首先是可以用来腌制肉类,能增香提味,关键还能防腐,这点还用在了尸体上。

    其次做菜需要,酿酒也需要,还可以用来治病的药物。

    刚才提到的很多香料,到现在也是中医里面比较重要的药材,毕竟药食同源。

    香料还可以制作香水、香薰,工业革命前的欧洲人既不爱洗澡又爱满大街泼粪,不用点东西熏着,实在受不了。】

    “蛮夷的朝廷不管吗?”

    古代百姓搞不明白,居然可以满大街泼粪,按律不仅要鞭打,还要罚款。

    倒是对于不爱洗澡,挺能理解的。

    夏秋还好,河边随便搓巴搓巴也就挺过去了。

    冬日……能被活活冻死。

    至于为何不洗热水澡?

    这就是何不食肉糜了,柴火多贵啊,不拿去卖,不留着做饭用,居然烧热水洗澡?

    这是地主、皇帝的待遇,普通百姓可舍不得。

    【得益于新疆烤羊肉串的风靡,让我们对孜然这一香料已经非常熟悉。

    孜然最早在西亚和北非被种植,埃及人用它来给木乃伊防腐。

    印度人一身咖喱,细闻之下孜然味能占到一半。

    孜然是音译,古代管它叫安息茴香。

    孜然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没啥存在感,但却是目前除胡椒之外的世界第二大香料。】

    【有一种香料也是蔬菜:芫荽。

    现在普遍叫香菜,但芫荽才是其正式的名称。

    芫荽是一个有多少人爱,就有多少人怕的奇怪存在。

    芫荽也算外来作物,在5000年前的叙利亚地区,当地人就用芫荽和孜然的种子来给啤酒调味,我们今天喝的福佳白其成分中就有芫荽籽。

    芫荽在汉代传入华夏,称之为胡荽,有名的美男子潘安就很喜欢香菜,据传汉武帝也很喜欢。

    后来五胡乱华,羯人石勒称帝,因为避讳“胡”字,于是改为了蒝荽、香荽。

    据传黄瓜也是此时由胡瓜改名为黄瓜的。】

    【薄荷:大家从小应该对薄荷的味道非常熟悉,薄荷口香糖、薄荷药膏等等。

    但是如果不是亲自种过,很难想象这种植物为什么会散发出这么神奇且清凉的味道。

    薄荷原产于欧亚大陆,大约在汉代传入华夏。

    最初主要是药用,可治疗风寒。

    到了经济发达的宋代,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饮料,称之为饮子,类似于今天的各种果茶、凉茶,其中比较有名的便是薄荷汤。

    宋朝人还会摘薄荷芽放到茶水中去煮。

    宋代宰相李纲被贬海南时还回忆杭州的薄荷茶:“我亦乘桴向海涯,无人复献雨中花。却愁春梦归吴越,茗饮浓斟薄荷芽。”

    宋代人不仅喜欢薄荷,还总是把猫和薄荷联系在一起。

    陆游曾写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但诗名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两首》,另一首里面便有猫。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第147章 香料(终)——全世界种满香菜和折耳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